雪球网今日 2024年11月12日
巴菲特自己的经典投资案例——华盛顿邮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巴菲特在1973年以远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华盛顿邮报股票,当时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受有效市场理论影响,认为计算企业价值无用。华盛顿邮报的股价长期低于其内在价值,巴菲特抓住这一机会,并在1974年股价下跌时继续买入。随后,华盛顿邮报的内在价值持续增长,CEO凯瑟琳·格雷厄姆也进行了大量回购,最终股价回归内在价值,巴菲特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也证明了价值投资的有效性。

🤔1973年中期,巴菲特以低于华盛顿邮报每股内在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入股票,当时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受有效市场理论影响,认为计算企业价值是无用功,而巴菲特则坚信价值投资理念。

📉1974年,华盛顿邮报的股价下跌了25%,但巴菲特认为其内在价值仍在增长,继续持有并买入股票,此时股价已低于内在价值的两折。

📈华盛顿邮报的CEO凯瑟琳·格雷厄姆利用优秀的管理能力提升企业价值,并进行大量回购,最终股价回归内在价值,巴菲特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包括企业价值提升、每股价值增加以及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

💡巴菲特通过这个案例证明了价值投资的有效性,即在市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时,购买优质企业的股票,并长期持有,最终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

来源:雪球App,作者: 大唐炼金师,(https://xueqiu.com/8959246745/312247549)

1973年中期,我们以不超过企业每股内在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入了华盛顿邮报的股票。

估算邮报的内在价值并不需要什么独特眼光。

大多数证券分析师、媒体经纪人和媒体高管都估计华盛顿邮报的内在业务价值在4亿至5亿美元之间,我们也一样。

不过,华盛顿邮报的市值却长时间在1亿美元上下晃悠,每天都有成交。

我们的优势是对市场波动的理解。我们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投资的关键是在市场价格相对内在价值有很大的折扣时,购买优质企业的股票。

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部分机构投资人却认为企业价值与他们的股票买卖决策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现在看来当然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当时他们被知名商学院所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所迷惑:

股票市场是有效的,股价反应一切信息,计算企业价值是投资的无用功。

事后想想,我们实在欠这些学者太多了,他们用完整的理论告诉我们的竞争对手:

思考是没有用的。

这给我们带来的帮助实在是无以伦比。

我想不管是在桥牌、国际象棋还是投资活动中都是这样吧!

1973年至1974年,《华盛顿邮报》的经营情况依旧很好,企业内在价值稳步增长。

然而,到1974年底,我们花费1062万美元买进来的股票,却跌成800万美元左右,跌幅高达25%。

一年前我们已经觉得便宜到离谱的东西,后来变得更加离谱。

所谓的有效市场以其惊人的智慧,让邮报的股票在内在价值的两折以下交易着。

美妙的结局可想而知。

集智慧与勇气于一身的邮报CEO凯瑟琳.格雷厄姆,一边利用其优秀的管理才能提升企业价值,一边以便宜到令人发指的价格大量回购公司股份。

此时,市场投资人开始认识到公司的竞争优势,股价逐步回归其内在价值。

这个过程里,我们经历了三重享受:

一是企业价值提升;

二是公司回购注销导致的每股对应价值的增加;

三是随着折价幅度逐渐缩小,股价涨幅超越了内在价值的增速。

——出自《1985年的巴菲特致股东信》

#巴菲特# $华盛顿邮报(WPO)$

$苹果(AAPL)$ $贵州茅台(SH600519)$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价值投资 巴菲特 华盛顿邮报 内在价值 有效市场理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