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2024年11月10日
香港古董文化的坚守者:燕誉堂堂主蒋霭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燕誉堂是香港古董街上的老店,创办人蒋霭玲女士从小热爱古董,致力于文物古董的收藏、保护和推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燕誉堂见证了香港古董行业的兴盛,也经历了行业的变迁,始终坚持不为投机的收藏理念,注重文化积累和鉴赏能力。蒋女士认为,古董艺术珍品不仅有金钱价值,更能反映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面貌,其真正价值远超金钱。燕誉堂的故事也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在香港这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城市,延续着中国文化的脉络。

🤔燕誉堂创办人蒋霭玲女士自小受家庭影响,热爱中国古董,并致力于收藏、保护和推广古董艺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蒋女士认为,古董艺术珍品除了金钱价值,还能体现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面貌,其真正价值远超金钱,呼吁大家重视文化内涵。

⏳燕誉堂见证了香港古董行业的兴盛与变迁,经历了黄金时代以及大陆收藏家加入的热潮,始终坚持不为投机的收藏理念。

🔍蒋女士强调古董鉴定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不能完全依赖科学技术,需要了解古董艺术品所在历史时期的文化与艺术风格。

💡燕誉堂三十年来始终坚守着古董文化与中国传统在香港的传承,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持。

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燕誉堂如今也是香港古董街上的老店了。创办人蒋霭玲是位具有迷人气质的女士,优雅恬静的她常常在谈话间隙流露出本性的天真与活泼。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蒋霭玲自小就与古董有缘。外公喜欢收藏瓷器、家具等古董,后来妈妈受其影响,于是自己也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兴趣。起源于青少年时期的热爱,多年来蒋女士致力于文物古董的收藏,坚守品质,保护及推广古董艺术,以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燕誉堂也是香港首位获邀加入法国著名’Syndicat National des Antiquaires’的古董商,参加过许多国际上著名的展览和交易会。

历史的沉淀与积累

“比如中国古代的茶壶,线条方中带圆、圆中带方,那种美感是在如今普通的茶壶上看不到的,这来源于我们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中国古董器物是内敛的,隐含着天人合一、天圆地方等传统智慧,需要时间去沉淀、鉴赏。

霭玲大学时在美国主修中国文学和英国文学,回香港当了七年中学教师,教学生英文。香港的殖民地背景,使得当下很多年轻人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不了解,传统教育是断层的。霭玲觉得很可惜,亦自感怀有使命。对古董的研究,也是对中国历史的研究。蒋霭玲认为,古代艺术珍品除了金钱价值以外,还可以从中窥见文化的传承,以及历史的面貌,真正价值远非金钱可以丈量。

研究中国文化与传播

90年代初,香港企业外籍高管众多,他们对异域风情的中国古董充满兴趣,也有很强的购买力,热衷于购买中国古董装扮自己的家。 “那真是香港古玩行业的黄金时代。”蒋美玲形容1990至2000年初,那也是燕誉堂发展最快的十年。在最辉煌的高峰期,他们在荷李活道的黄金位置占据了三层楼,购下数万件老家具,分店开到了比利时及洛杉矶,将中国文化带至遥远的大洋彼岸。

后来许多大陆收藏家也加入了古董收藏的队伍,有些收藏家也常常派人来香港淘金。那时的店里很多举着手机边拍照边汇报的客人,有些本身也有很深厚的文化积累,很高兴有机会也能向他们取经一二。蒋霭玲认为,一个领域的古董专家大概需要积累十年左右的时间。然而在产业里已修炼了三十年的她,仍然保持着十分的谦逊和好奇心。

不为投机的收藏理念

蒋霭玲表示,收藏品要选自己真心喜欢的,要多看多认识,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古董鉴定的知识也需要慢慢积累,例如古董艺术品所在历史时期的文化与艺术风格,都会帮助到判断真伪。如今的科学进步也不能做到百分百鉴定古董真伪,比如赝品如果采用了同一时期的物料,从科技扫描手段会得到一样的年代鉴定结果。但有的工艺品用色、图案风格等与该历史时期的风格完全不一致,这就需要收藏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

喜欢探求、遵从初心、满怀深情,三十年过去了,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化,蒋霭玲与她的燕誉堂仍然坚守着古董文化与中国传统在港岛的代代相传。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燕誉堂 古董 中国文化 香港 收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