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这个是不是社恐或者说是i人亦或者是性格。从我小学开始,就一直被冠以“内向”“文静”甚至“聋哑”的标签,从小我就是一个不讨喜,不会说话的孩子。后来逐渐长大,我仍旧害怕和父母长辈亲戚交流,面对同龄人,不熟悉的同学,我也始终无法开口。可是在网络上,这种状况就会缓解很多,但也仅仅局限于文字。我害怕语音消息,除了特别熟的朋友外我都会转文字后再小心翼翼地听。 在确诊抑郁焦虑一年后,我认识了一个特别活泼的病友,在他的带领下我逐渐活泼,甚至是疯起来。在商场肆无忌惮地躺下,大喊大叫,尖叫着跑整条街。也就是这一年,由于过于兴奋,医生怀疑我是已经演化为双相。由于已经成功复学,我和那个病友也逐渐疏远了起来,刚复学的时候,我真的特别特别兴奋,食堂碰到之前的同学我会特别大声和他打招呼,对新同学也特别友好特别主动。我会带一把糖分给身边的同学,也会给当时熟一点的同学买奶茶,让他“收留”我,带着我一起去吃。后来,又变得缄默起来,除了吃饭在校其他时间我几乎都是孤身一人,我开始了频繁的自言自语,我会羡慕一起去小卖部一起打闹的同学。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今年上半年,似乎又恢复了点活泼,一个人在网上找了搭子去了重庆,在重庆认识了新朋友侃侃而谈。可是我也始终话少,是个边缘人物。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九月一日又停止了上学,请了长假。更加害怕社交,哪怕已经眼熟的人也没有了打招呼的勇气。似乎已经习惯了在人群边缘,几乎没有存在感地自言自语。 以上几乎都是面对同龄人的变化,面对长辈一类的人,如父母,亲戚,老师,医护…我更是无比沉默。这个沉默是自始至终的,从小便是。我不敢说话,甚至不敢抬头,不敢直视眼睛。咨询一年的医生几乎也没抬头看过正脸,而且我的咨询效果也很差。因为我总是找不到话说,40分钟的咨询总是半小时就出来,甚至在这半小时里我还会沉默十分钟。所以我的咨询效果特别差。但是我妈在去年似乎很执着让我咨询,对家人没什么沟通让我去我也去了。但是在一些我朋友害怕的事情面前,不如喊服务员,问路人这一类我却不害怕,总是开玩笑“这你都不敢,怕什么” 以上大概就是全部了。之前有在手机上问过一个自称医生的人,他说我这个是社交障碍需要治疗。我也不知道我这个到底是病,还是因为所谓“社恐”。就算需要治疗,也需要和医生线下沟通,我不知道怎么开口,每次交流时我的心跳的特别快,不敢抬头大方说起病情。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了,只能问问知友们,能帮助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