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余生的江湖,(https://xueqiu.com/8745459979/311885996)
关于便利店和闪电仓1、一个地方的居住形态和基础设施决定当地的零售业态,漂亮国的大超市是一个极端,日本的便利店是另外一个极端。
2、中国一二线城市,一个有 10 栋高层的小区,常住人口就有 5000-8000 人,养活一两家社区 mini 超市、一两家便利店、一两家生鲜店、一两个药房,一点问题都没有。
3、中国目前有 32 万家便利店,第一是美宜佳,大约 3.5 万家,二三分别是中石化的易捷和中石油的昆仑,分别 3 万和 2 万家。这些便利店的营业额大约 4200 亿,不到中国零售额的 1%。
4、国外的品牌便利店普遍是制造型零售,赚钱主要靠自有的食品类 SKU,国内的便利店还是渠道型零售,自有 SKU 占比不到 4%,利润率普遍较低。
5、这些便利店在食品类还有机会吗?没有!因为国内美团把这一块最肥美的切走了。美团链接了附近 3 公里的商家,提供的 SKU 远远高于单一便利店。现在便利店本身也成为美团商家之一。
6、如果说外卖切走了食品品类,那么闪购正在影响着便利店的其他 SKU。国内便利店毛利率大约 25%,净利率大约 2.5%,客单价 21.5 元。也就是平均一单 0.5 元的利润,其中以人工、装修货架折旧、租金为主的客单销售费用大约 4.3 元。
7、对于商家而言,做线上化的边际销售成本几乎为零,只要在平台上的单客单获客成本+履约成本小于 4.3+0.5 元,那么就会有效的提高货架的周转率,获得更高的 ROE。而现在基于美团的履约能力,客单配送成本做到 4 元以下是没问题的。因此目前包括美宜佳、罗森等连锁店和大部分夫妻老婆店都上线了美团。
8、如果大家都做线上化,那么就会出现“垫脚”效应,不仅线上获客难度会增加,一旦消费者即时零售的心智形成,线下的流量也会减少。外卖重塑了餐饮店“前店后厂”的模式,那么闪购会不会重塑便利店的形态?让美团来做“货架展示”和“履约”,店只用来做商品存储,这就是闪电仓。
9、仓店之争,本质上是商品的周转效率的竞争。闪电仓辐射范围更大、容纳 SKU 更多,但履约成本更高。目前美团只做展示和履约,上游供应链主要是连锁商家、加盟商自己在做,美团介入并不多,当然也不擅长。
10、美团做供应链,主要是小象超市和优选,这个生意很重很苦,能做成什么样子尚须观察。但显然的,这个阶段闪购对美团而言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