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 资讯 - undefined 2024年11月08日
大摩邢自强:当前外资对中国态度是怎样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中国政策转向引发了外资对中国市场态度的积极变化,但变化幅度存在差异。长期投资者希望了解政策转向背后的框架和持续性,从而谨慎决策。而熟悉中国市场的基金则对政策变化给予了积极回应,增加了对中国的配置,但配置比例尚未恢复到2020年之前的水平。总体来看,外资对中国政策转向持谨慎乐观态度,并希望获得更多关于未来政策方向的清晰信号。

🤔 **外资对中国政策转向反应积极,但变化幅度差异大:**9月24日政策转向后,外资对中国态度转好,但长期投资者因缺乏政策框架理解,决策较为谨慎。

⏳ **长期投资者希望获得政策框架理解:**他们关注政策转向的触发因素、改革和财政政策的配合程度,希望建立一个框架来预测未来政策方向。

📈 **熟悉中国市场的基金增加对中国的配置:**香港和新加坡的long only基金等,因对中国市场了解较深,对政策变化反应积极,增加了对中国的配置,但配置比例仍低于2020年之前。

🤔 **外资对中国政策转向持谨慎乐观态度:**外资对政策转向带来的积极变化持乐观态度,但也保持谨慎,希望获得更多关于未来政策方向的清晰信号。

10月25日,华尔街见闻总裁顾成琦、智堡创始人朱尘与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邢自强就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进行了对话。

邢自强:

总体来讲,9月24号这一波政策转向以来,外资对中国的态度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变化,但是变化幅度差异很大,这里面主要的分化来自特别长线的投资者

他们会反复问我们:这次政策变化,能否给我一个框架来理解它?是什么东西触发了它?触发之后是有一整套的从改革到财政政策的集体配合,还只是一个简单的挤牙膏?所以他们要的是一个框架,帮助他们理解未来中国的决策体系。

所以他们决策起来就会慢一点。因为他们觉得,我没理解之前就不能擅自加入最近的市场波动,对于相对来讲更加了解中国的,比如说在香港和新加坡的这些您提到的新兴市场的long only基金,它们本来就有比较强的团队,一直跟踪中国。很多人还是觉得,这个看起来非常步骤一致的,从各个部委到政治局这么大的一个变化,它不是一个小儿科的事件,所以大家纷纷增加了对中国的配置。但增加的幅度也没有回到比如2020年之前,当时大部分的基金都是高配,就是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增长潜力,现在可能也就是把过去两三年的低配的幅度变小了一点,大概是这么一种心态。

邢自强将在12月20日-12月21日由华尔街见闻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Alpha峰会」上做主题演讲,敬请期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外资 中国经济 政策转向 市场反应 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