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思想钢印9999,(https://xueqiu.com/9277793488/311864334)
行为金融学中有一个“显著性”的现象,指数涨跌对投资者心理上的影响不是线性的,下跌2%的影响是下跌1%的四倍,超过3%,就要上媒体头条,平时不关注市场的人也受影响了,如果超过5%,就足以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一系列冲击。
外资对指数影响大,容易被过度放大。
反例是散户,散户是A股市场中持股数量最多、交易占比也最高的力量,但无法对市场产生作用,正是因为散户的观点、行动分歧过大,很难产生集中的冲击力。
“显著性”的作用可以被运用在“救市”上。
很多人都认为,每次大盘暴跌,神秘力量来托市,都是那几个银行股,太没有新意(到底有没有神秘救市力量,不得而知,本文只是假设如果有,那应该怎么救),如果理解了上面的现象,就会明白神秘力量的背后算计,同样的流动性进入大盘股,对指数的推动作用是小盘股的若干倍,对市场的影响力也是小盘股的若干倍。
当然,也有例外,2015年股灾1.0时,市场出现了流动性枯竭,所有的股票都躺在跌停板上,一开始还是老办法先救大盘股,效果不好,反而成为市场上唯一的流动性来源,导致资金在大盘股上疯狂卖出。
从“显著性”的角度看,此时应该选择流通盘较小、深度套牢的小票,以降低市场关注度最高的“跌停个股数量”,虽然指数涨得并不如大盘股那么痛快,但打破大面积跌停的局面,让市场自发恢复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