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革子2019,(https://xueqiu.com/9376848969/311857504)
最近特朗普上台,市场担忧对制冷剂逻辑的干扰,大致推演下;
1: 2017年 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气候协议,
百度回复:
《巴黎协议》主要是气候变暖的约束协议及未来规划 特朗普退出的动机是希望不要太白左,经济很重要,慢慢执行。
2,《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基加利修正案》 是基于臭氧层保护以及碳排放的约束,美国2023年,三代制冷剂HFC 碳排放当量大概2.3亿吨,2023年美国碳排放总当量大概48亿吨,大概占比4.8%,总计10万吨不到的HFC产能对应美国几十亿人民币的产业营收,对应美国190万亿人民币GDP,大概对应0.000026%GDP ,也就是18万倍的代价;三代制冷剂中国18亿吨碳排放当量,对应2023年中国整个126亿吨当量,大概14%的碳排放当量对应 0.04% GDP产值比,大概350倍代价。 特朗普是个生意人,这种抓大放小,丢西瓜捡芝麻的事是没有动机的。 且四代制冷剂专利主要在霍尼韦尔,科慕等手上,美国氟化工产业界才是制冷剂推进四代的主要利益方,退一万步讲,就算特朗普退出《基加利修正案》,美国联邦和州之间也不是上行下效的执政体系,美国氟化工产业(科慕,霍尼韦尔)阴奉阳违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既没利益,又没动机,就这么回事。
三:2025年,发达国家2025年削减40% HFC (削减高于GWP 750制冷剂品种),大概可能削减4万吨HFC 既有产能(美国2.3亿吨,日本0.5亿吨,欧盟0.5亿吨),这里面,美国R410(GWP 2000)大概率会改用 R454B(GWP 467),R32(GWP 675)对应的使用量同比增加大概1.25*1.5=1.87倍 ,所以,产能不仅减少,需求还要增加,全球人均制冷剂需求持续增加,暂时没有更好的替代物,R32果然是制冷剂格局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