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11月07日
国家每年拿出的这3万亿科研经费,绝对是天量资金,如果能落实到实处,那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肯定是重大利好。 但可惜,由于蛀虫太多,这庞大的经费,没能转化成太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家每年投入3万亿科研经费,本应推动科技发展,却因管理漏洞和腐败问题,导致大量资金被滥用,科研成果寥寥。审计报告揭示部分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巨额经费投入却无成果的情况。文章指出,体制问题和科研领域的腐败是导致经费滥用的主要原因,例如,管理部门权力过大,索取好处,以及工程院士选举中的行贿现象。此外,一些高校教授公费私用现象严重,将科研经费用于个人和家庭开支。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确保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技创新和发展。

🤔 **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例如,某高校获得1.31亿元科研经费,实施862个项目,却无一成果,资金完全打水漂;另一高校获得1.79亿元经费,仅5个项目实现市场转化,转化率极低。

💰 **体制问题导致经费滥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权力过大,容易滋生腐败,导致经费被层层盘剥,真正用于科研的经费少之又少。

🚨 **科研领域腐败严重:**例如,工程院士选举中存在候选人互相行贿的现象,行贿资金可能来源于克扣科研经费。

💸 **公费私用现象普遍:**一些高校教授利用职务便利,将科研经费用于个人和家庭开支,如购买电脑、手机等个人用品,甚至报销家人开销。

🧐 **问题亟待解决:**科研经费滥用问题严重,需要国家加强监管,完善体制机制,杜绝腐败,确保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科技创新和发展。

来源:雪球App,作者: 曾子倪,(https://xueqiu.com/9764533926/311684765)

国家每年拿出的这3万亿科研经费,绝对是天量资金,如果能落实到实处,那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肯定是重大利好。但可惜,由于蛀虫太多,这庞大的经费,没能转化成太多有科技含量的技术,大多数的补贴,都被一些高校机构的负责人直接截取,肥了他们自己的腰包。好在,现在科研经费被滥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层的关注,据媒体报道,国家已经宣布彻查3万亿科研经费走向,现阶段初步的调查结果表明,科研经费被滥用问题十分严重。
例如,广西审计厅长在2022年度审计报告中就披露,国内有一所高校获得的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但最后却换来0成果,也就是说这1.31亿的经费,彻底打水漂了。另外还有国内另一所高校,拿到了1.79亿元的国家经费,但是却仅有5个项目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占比0.71%。而这些,仅仅还只是冰山一角。
应该来说,国家科研经费被滥用的问题真的很严重。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情况发生的呢?其实说白了,还是体制本身决定的。在国内科研领域,各种官老爷做派并不少见,尤其是管理钱的部门,权力更是大到没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竭尽所能地索取好处,而这些经费的很大一部分,就是被这些人层层盘剥去了,真正能落实到实际的经费,少得可怜。
另外,科研领域的腐败问题也是十分严重,之前就有业内人士爆料称:即便是被誉为中国科技行业最顶级荣誉的中国工程院士称号,也是“有价”的,在每一轮选举中,侯选人会互相行贿,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而这些候选人行贿的钱来自哪里,我想大家也能猜到,无非就是平时克扣国家的科研经费,到关键时刻再拿出来换取更大的利益。
公费私用这种事,在国内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中真的不罕见。在我认识的一些高校教授中,有不少都是明目张胆的使用公费来补贴自己。如家里用的计算机、手机之类的产品,都是直接走经费报销的,甚至连家里家人开销,都会被他们以各种手段变成“工费支出”,从而进行报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研经费 腐败 高校 科技发展 审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