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11月07日
龙芯CPU测试设备故障 国外厂商索要1.6万元!国内厂商650元搞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外卡脖子现象严重,龙芯中科液位传感器故障,国外厂商高价且不保证交付,国内企业低价高效解决。华龙讯达也曾因国外技术受限,后与龙芯合作实现国产化。真正的科技创新须坚持自主创新,走中国特色道路。

🧐龙芯中科液位传感器故障,国外厂商报价高且交付不定

👍国内企业助龙芯解决问题,收费低且效率高

🤔华龙讯达曾受国外技术限制,后与龙芯合作实现国产化

我们为什么要独立自主?因为国外卡起脖子来,那是真的狠。历史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龙芯中科用一个典型案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今年9月初,龙芯中科在北京亦庄成品测试现场,突然遭遇意外,一台国外生产的用于冷却系统监控的液位传感器突发故障,显示冷却水液位低,设备无法启动。

经过检查确认,冷却液其实充足,故障原因确定传感器老化失效。

此故障导致测试设备无法支持全温域测试,影响部分成品交付周期。

但是,龙芯中科早就被美国被列入了“实体清单”,设备生产厂商不能提供售后服务。

龙芯直接联系了该器件的国外生产企业,得到的答复为:报价16000元人民币,而且不保证按期交付!

龙芯转而寻求国内相关企业的帮助,最终与安徽艾莱迪自动化仪表公司达成合作,其根据龙芯实际需求定制,收费仅为650元,而且只用一个月,就完成了与设备所需接口、功能完全匹配的液位传感器定制,安装后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作为龙芯合作伙伴的华龙讯达也遇到过。

2005-2008年间,华龙讯达基于Intel、微软的技术,开发了基于国外软硬件体系的大型PLC(工业控制器),积累了丰富的研发于应用经验。

但之后,几款关键芯片停产,Intel指令集发展策略也有所调整,华龙讯达产品的迭代、延展难以为继。

于是,华龙迅达开始寻找在指令集“根技术”上具备高度自主性与安全性的国内企业,最终选择了龙芯,后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LoongArch龙架构指令集,打造了x86、ARM之外的第三套信息体系。

目前,华龙讯达基于龙芯处理器的大中小型国产PLC,已经实现100%的国产化设计和制造,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交通等各个行业,而且在同等性能下,大幅降低了工业企业智能化成本。

龙芯中科指出,真正的科技创新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唯有破除依赖性,在自立中掌握源头创新,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科技强国。


华龙迅达PLC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自主创新 龙芯中科 华龙讯达 技术依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