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11月07日
巴菲特认为基金经理业绩不佳的五大原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沃伦·巴菲特1966年致合伙人信中提到的基金经理业绩不佳的五大原因,包括群体决策、盲目跟随、风险回报不对称、过度多样化和惰性。巴菲特认为,避免这些陷阱是实现长期稳健增长的关键。文章还对比了巴菲特早期和后期语言风格的转变,指出早期巴菲特更直接、青涩,后期则更注重情绪价值。作者认为,无论何种身份的投资者,学会犯错和面对错误都是重要的课题,而巴菲特在30多岁时就已认识到这一点。

🤔**群体决策**: 巴菲特认为,群体决策容易导致投资决策的偏差,难以做出独立判断,从而影响投资业绩。

🤝**盲目跟随**: 基金经理往往希望自己的投资组合与其他知名公司一致,缺乏独立思考,容易跟风投资,导致业绩波动。

⚖️**风险回报不对称**: 常规的失败比非常规的成功要好,基金经理往往过于追求避免失败,而错失了潜在的巨大收益机会。

🌳**过度多样化**: 过度分散投资会导致投资组合收益降低,难以集中资源获取高收益。

😴**惰性**: 基金经理缺乏主动性,容易懈怠,不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导致投资业绩停滞不前。

来源:雪球App,作者: Conan的投资笔记,(https://xueqiu.com/1830611415/311657706)

这是沃伦·巴菲特在1966年写的致合伙人信里写的基金经理业绩不佳的五大原因,也就是他36岁时写的。算是伯克希尔的史前史时代了,写于伯克希尔成立之前,他的合伙公司时代的信了。其实我觉得合伙人时代的信,巴菲特讲东西更直接,也更青涩一些。
信中列举了他认为大多数基金经理业绩不佳的五大原因:
一,是群体决策;
二,是希望自己的投资组合与其他知名公司的做法一致;
三,是风险和回报的不对称,即常规的失败比非常规的成功要好;
四,是过度多样化;
五,是惰性。
我们坚信,只要规避这五个陷阱,我们就有很大概率实现长期稳健的增长。
后期巴菲特就很少这么说话了,特别是在伯克希尔时代开始之后。我觉得巴菲特的语言风格最大转变,是他父亲去世之后,他选择了要过一种和过去不一样的人生(第一件事就是从共和党退出加入民主党,因为巴菲特多少有点是因为他父亲是坚定共和党,所以跟着加入了,特别说明一下,是那个时代的民主党)。我觉得这个时期之后巴菲特语言上一个比较大转变是,非常考虑听众的感受,现在俗称情绪价值。所以后期巴菲特讲的也没早期这么直白的东西了。早期他的东西才会出现这种既直白,又青涩的感觉。

我觉得做投资,无论你是基金经理,个人投资者,分析师也好,一个很重要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去学会犯错误和,面对错误。我理解巴菲特其实在30多岁时,认识到的问题就是这个。
@今日话题 $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伯克希尔-哈撒韦B(BRK.B)$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巴菲特 基金经理 投资 业绩 错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