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碎的时间用来阅读可行吗?碎片时间阅读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阅读十分需要架构。我们读书的时候,所谓的「吸收」书里的知识,其实就是把看到的信息,在脑中自己创建出一个有架构的思维导图,并且这个图还会伸出触角,去抓住过去的关联信息。这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读书的时候,经常需要读一会,就停下来,想一想:哦,到这里TA说的是这个,TA是这样来呈现完整观点的,TA的这个例子我也有类似经历/我觉得不是很适用。我也经常会不耐烦思考,会想要快速继续读下去,但思考的债累积太多总是要还的,越到后面,没整理的信息越多,就会出现一种读了等于没读的效果。那么,碎片时间能不能给你提供这种思考的机会?第二个问题是,阅读需要专注。当你从一件事上转到另一件事上时,大脑就会拔下上一张任务卡,替换为现在这张任务卡,这个注意力的转移也需要耗费心力和时间。只有注意力集中了,读书才会开始思考,才会产生效果。那么,碎片时间能不能让你迅速集中注意力?回答完这两个问题,我们就知道应该如何利用碎片时间来阅读。第一,你可以用碎片时间读,然后在其他空隙思考,每次读完10分钟,后续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前面读的说了啥,跟之前的知识咋关联,和我平时经历有关的是哪些(必要时掏出语音输入note记录一下);第二,你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很短的特点,进行很多短时聚焦(这反而相对容易做到);第三,晚上有空时,最好花几分钟,在草稿上记下你看到的大纲(这又是回到架构)。只要做到了这三点,碎片时间阅读也能慢慢积累出来不少阅读量的。至于中英文如何平衡,我自己的体验是,看英文原版的任务更偏向于英文学习和保持,看书的任务更偏向于理解书的内容(所以看中文效率更高)。你分开两个任务,就知道自己应该分配多少在英文学习上,多少在读书上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