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I 2024年11月07日
手搓AI大模型应用获25万用户,果断辞职创业,结果收入不如摆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位开发者开发的AI应用olly.bot,凭借免费和便捷的功能迅速积累了25万用户,并在AI领域引起关注。然而,当他尝试通过付费会员制来实现盈利时,用户流失严重,应用增长速度大幅下降,最终陷入困境。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AI应用商业化模式的思考,免费与付费如何平衡,如何找到合适的盈利点,成为开发者们需要面对的挑战。同时,随着OpenAI推出ChatGPT搜索功能,大厂的入局也给独立开发者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olly.bot应用基于OpenAI大模型,集成在iMessage和WhatsApp中,提供图片识别、PDF阅读、语音转文字等功能,且免费使用,迅速积累了25万用户。

💰为实现盈利,开发者选择缩减免费版服务,推出付费会员制,但用户流失严重,付费用户转化率极低,导致应用增长停滞。

📉免费增值模式下,付费用户转化率过低,0.57%的付费率表明用户对免费服务依赖性强,付费意愿不足。

💡网友建议:免费产品可考虑推出试用期或永久免费版本,并提供付费高级功能;或针对企业用户推出更高级别的付费套餐。

⚠️大厂入局,OpenAI推出ChatGPT搜索功能,免费用户未来也将获得使用权限,对独立开发者构成挑战。

我开发的 AI 应用有 25 万用户,我感觉要起飞了,于是辞掉工作,准备大干一番。

结果没想到开局即巅峰,突然就完蛋了。

这几天,一个悲催的程序员创业故事在社交网络上流传,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故事的主人公,Reddit 用户 mmoustafa 去年开始以搞副业的方式开发了一个可通过 iMessage 和 SMS 使用的通用 AI 个人助理“olly.bot”。它基于 OpenAI 的大模型,此外还有一系列方便有用的功能,如网络搜索和提醒。

olly.bot 精准击中用户们的痛点,应用集成在 iMessage 和 WhatsApp 中,这意味着你可以在 iOS、macOS、Android 和 Windows 上本地使用它。具体来说,它可以查看图片、阅读 PDF、收听语音备忘录、生成图片、浏览网页等,随着开发的持续,能力还在不断增多。

不用注册,几乎不受 ChatGPT 的地区限制,又可以联网还免费,看起来很吸引人。

为了宣传自己的项目,作者不断把它发布到 product hunt 和很多 Reddit 的板块上,它的用户量很快开始疯狂增长。当有一些 AI 领域大 V 开始在 上分享它时,该应用曾经在一个月内增加了 3.5 万新用户。

一个大模型工具,在吸引用户的过程中一直是免费的,这给制作人员带来了压力。作者一直通过微软初创公司使用 Azure 积分来支付 OpenAI API 的成本,并构建了自己的消息服务,所以服务器成本每月不到 500 美元。

终于,作者对 50% 的月度增长感到信心十足,应该会持续增长,然后开始赚钱了吧。

4 个月前,此人辞去了工作,开始了创业之路。明星 AI 应用应该如何变现呢?他选择了一条“再正常不过的路”:缩减免费版的服务,要求用户买会员付费才能体验完整版。

于是,他的每周活跃用户从 7 万瞬间下降到 9 千,每月 4 美元的付费用户只有 400 人左右。面对惨淡的经营,他不得不不断降价才能获得看起来像样的转化率。开始收费之后,olly.bot 的增长速度还不到免费时的 1/10,潜在的用户显然被吓跑了。

现在怎么办?辞职也辞职了,App 也凉了,还欠着抵押贷款,有什么起死回生的秘诀吗?求大佬指点迷津。

网友:你策略有问题

好好的热门 App,一开始付费就暴死,这段经历实在是让很多立志创业的人感到背后一凉。

社交网络上,大家在感叹之余也在献计献策。

有网友说:“永远不要让免费产品付费。一开始就应该推出付费产品,或者进行试用,让人们知道试用期结束后必须付费。”作者表示十分赞同,并说道:“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实际上应该是产品价格符合市场需求。”

但问题是“如果从一开始就全额付费,也许永远都无法获得 1000 名用户”。的确,一个应用程序付费的前提是用户认为该应用有使用价值,应用一推出就全额付费,用户可能连使用机会都没有。

当然,有一些策略可以选择,例如,免费付费套餐,提供试用期;提供永久免费套餐,并在付费套餐中提供实用功能;针对企业提供更高级别的套餐。

总的来说,产品付费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设置了太多付费功能,人们会生气,并给应用打差评,或者干脆去寻找可以免费满足其需求的应用。当你达到让免费用户满意并实现增长的最佳点时,就可以尝试添加人们愿意付费的功能。

这些建议都很有道理,olly.bot 的作者 mmoustafa 也一一回复并表示了感谢。不过如你们所见,对于目前的情况来说,很多都已是事后诸葛亮了,能够破局的方法似乎不多。

一位网友指出:“作者的应用程序每周活跃用户 7 万,每月 4 美元的付费用户只有 400 人左右,400/70k ≈ 0.57%,对于免费增值业务模式来说,这个百分比都非常低。这意味着人们使用该产品是因为它是免费的...... 我的个人建议是重新找一份工作,并在业余时间从事该项目。”

爱好可以有,但总之先重新进厂打工吧。

写应用创业,比想象得要难

去年 3 月,OpenAI 推出了 ChatGPT API,并按照使用量收费,单次调用价格比前一代下降了 90%,这让很多个人开发者发现了新技术商业化的途径。

在人们的愿景中,在先进大模型技术的周围,未来或许会出现一系列提供各类服务的应用。调用大模型 API 的开发者无需关注昂贵的大模型技术,大模型厂商也无需关注所有细分的场景。

然而到目前为止,虽然各家大模型公司提供的 API 已经降价了几轮,但还鲜有出现靠大模型应用来致富的例子出现。

更为让人关注的是,上周四 OpenAI 的 ChatGPT search 已正式发布。除了会员和 SearchGPT 候补名单上的用户,未来免费版的用户也会获得使用权限。

大厂的收割来得猝不及防,但仔细一想也在预料之中。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应用 创业 商业化 付费模式 OpenA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