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绩创坛 2024年11月06日
创业伙伴之间如何建立信任、沟通和明确分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早期创业者在创始团队搭建和管理中会遇到的问题,如联创间的各类冲突等,并提出了相应建议,还通过多个案例进行说明。

摆正心态,把联创视为共同成长伙伴并善待

缓和团队利益冲突,合理补偿离职联创

学会与不同背景联创协同,掌握主动权

维系联创信任关系的三条原则

在复杂团队环境中沟通的三个要领

避免职责重叠引发冲突的三个原则

原创 奇绩创坛 2024-11-06 21:22 中国香港

关于联创的经济利益冲突、思维方式冲突、职责边界冲突等问题的建议。

沟通不畅、职责边界模糊、在关键决策上意见分歧,以及不同背景团队成员间的协作困难——这些都是大多数早期创业者在创始团队搭建和管理时会遇到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良好解决,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之间往往会产生信任危机,为公司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根据奇绩创业公开课《建立创始团队》的内容,以及在北大现场同学们的提问,汇编了早期创业与联创相处有关的 6 个话题,大致如下:



奇绩创业公开课是完全免费的线上课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扫描下图二维码报名。






  正文




有人可能会认为,从职能上看,联合创始人只是“给足面子的高管”。事实上,应当摆正心态。如果你真心欣赏某个人,就应把他视为共同成长的伙伴,并以有温度的方式对待他。


奇绩曾投资过一家公司,创始人如今已是字节跳动的高级管理者。在他创业时,获得了多家知名基金的投资。有一次,他成功融资约 4000 万后,联合创始人来找他说:“我们已经苦干了三四年,我之前在外面工作时年薪百万,加入后只能拿二三十万。现在融了这么多钱,能不能给我涨涨薪水?”


创始人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回答说:“我们还没有找到产品市场匹配,也没有明确的需求,所以我认为现在还不是涨薪的好时机,还是再坚持一下。”


但回到家后,他一夜未眠,反思后心里十分不安。第二天一早,他决定改变主意,并向联创道歉。然而,他打开手机时却看到联合创始人已经决定离开的消息,且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这个决定给创始人带来了极大的遗憾。


后来,公司被收购,但这段经历一直让他感到痛惜。他总结道: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这应当成为自己坚持的信念。特别是在大家艰苦奋斗的时候,如果有能力改善大家的处境,应该选择善待团队。


创业之路充满艰难,每个人都需要相互扶持。如果在困难时期对他人缺乏关怀,或过于苛刻,那么在未来,可能再也找不到愿意追随你并肩作战的优秀伙伴。因此,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联合创始人。




通常,创始团队中的意见分歧并不会直接导致团队分裂,真正导致合作破裂的根源在于无法调和的利益冲突。为此,提出两个缓和团队利益冲突的建议:一方面,即便联合创始人离职,创始人也应予以合理补偿,以树立公平公正的形象;另一方面,作为联合创始人,在对公司做出贡献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提出增加薪酬或增持股份的要求。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公司中某位联创离开,创始人希望“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打算用一笔资金补偿曾合作但未持有股份的联创,投资人会支持吗?


这取决于什么时候给。创始人的首要职责是确保企业的生存。如果目前仅融资 100 万元,直接给联创 10 万元是不现实的。然而,假设在未来一轮到两轮融资中能融到 5000 万元,那么你可以根据联创对公司的时间投入,合理地给到他 5 万元,甚至提高到 6 万或 7 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应尽量避免过早承诺,因为人们会对承诺产生预期。管理的本质在于管理人性和预期,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比如关于股份的承诺,一开始承诺 20%,可能不如先承诺 10% 然后再增加股份。好的企业往往在未与员工沟通的情况下,突然给予增持,这会让员工感到意外的惊喜。这就是典型的好消息要分开说,坏消息要一次说完。


举一个具体场景:作为联创,如果最初与创始人协商达成条件,但后来发现自己的付出或实际带来的收益远超起初的协商,这时是否应该提出增加股份的要求呢?联创或许会担心,从创始人的角度,公司还没有到这样的时间点;或者开口之后,两人的关系会产生变化。


事实上,提高待遇或增持股份是非常合理的诉求,关键在于要有策略地提出。首先需要意识到,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最主要的付出者、是贡献更多的,这是人性。关键是回到根本,思考自己应该要求多少,愿意继续付出多少。如果对方暂时没有意愿给自己提高,那可以商量一个里程碑:例如实现 XX 目标后,需要得到对应的奖励,否则就要考虑其他机会。如果现在的情况真的不能忍,说明付出与收获确实不对等;如果能忍且还在想这个问题,说明只是局部的不对等,那么就可以给自己设定里程碑去实现它。




创始团队成员由于各自的专业背景、履历和特长不同,往往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价值观和诉求。学会与不同背景的联创协同,是每位创业者必备的核心技能。以下例子展示了在早期阶段,创始人如何在掌握主动权的同时,平衡团队关系:


某位创始人是技术背景,而他的销售联合创始人在冷启动阶段拿下了前三个客户订单,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同时,他暂时无法找到可靠的技术人员支持项目的开发。没有销售联合创始人的推动,项目就难以启动。在这种情况下,他需要思考如何与这位销售联合创始人协同工作。


作为公司的一号位,这位创始人应当树立明确的主导意识,以免受到掣肘与牵制。理论上,前三个订单最好由创始人亲自获取。作为技术背景的 CEO,他也应尽力与客户直接接触。即使已有一位出色的销售联合创始人,他仍需与对方一起推进销售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并完善产品。这一步骤无法省略,因为总有一天 CEO 需要独当一面,不再依赖他人。


另一方面,这位创始人也应当认清形势,给予销售联合创始人应得的回报。真正优秀的销售联合创始人能够搭建起完整的销售渠道、制定精准的销售策略,并源源不断地带来客户支持。这种支持就像构建了一台自运转的机器,只需投入资源,便能清晰地看到销售额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销售联合创始人值得拥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股份。




创业路上,共同信念和相互支持是团队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关键。这一点,在奇绩校友波波森林创始人顾炎焰和他的联合创始人赵永祯的案例中得到了印证。


波波森林的愿景是成为 AI 时代的迪士尼。创始人顾炎焰明确创业目标后,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一次,他为驾校制作视频,客户主动要求继续合作并付费。这促使他意识到需要更多助力,于是邀请赵永祯成为联合创始人。


随着合作深入,波波森林从传统的内容制作公司转型为专注于 AI + IP 的公司。然而,这时公司遇到资金困难,几乎烧光所有资金。为了公司,赵永祯在 Domino's 披萨店打工四个月,由于表现出色差点被升为经理。最终,他决定辞职,将所有打工收入投入公司。


创业团队成员对共同愿景的不抛弃、不放弃,使波波森林成功度过了难关。如今,公司有 12 名员工,其中 3 人负责非技术部门,以支持技术团队的发展。


通过波波森林联创之间的互动,不难发现,要想维系联创之间的信任关系,关键在于以下三条原则:



沟通看似简单,其实非常不易。我们与家人、伴侣之间的沟通都常常不顺畅,何况在复杂的团队环境中。以下是三个要领:



职责分工不明确,团队必然推诿扯皮,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矛盾,以下是避免这种情况的三个原则:





加入 #奇绩创业社区#

扫描创业营二维码,提交奇绩创业营申请表,即可【免费】加入社区,【滑动】查看并免费领取创业社区独家资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资源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联创问题 团队管理 利益冲突 信任关系 沟通要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