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酒金岁月,(https://xueqiu.com/7913104177/311452697)
因为股息划算所以长期持有,这个逻辑多少有点问题。长期持有是结果,从来都不是投资追求的目标。陶朱公说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这是国人公认做买卖的真理。
我自己放开思维畅想,假定现在有一个人无限制给我出价,老窖一百一股卖不?一千一股呢?一万一股呢?十万一股呢?最后答案一定是卖的,取决于对方出价和你心目中对企业定价差距多少的问题。
有一种情况是可以高低不卖的,有钱任性。当自己已经财富自由,金钱只是个数字,那么不值得为更多的钱耗费时间精力,每天开开心心,省心省力就挺好。
鉴于伟大企业凤毛麟角,所以对企业的估值定价要很高很高,至少把未来的成长潜力全部挖掘殆尽。以老窖为例,23年每股收益9元,消费pe=30合理,未来有4倍成长空间,那么她的内心估价=9×30×4=1080元。这个数值不固定,随着企业成长动态调整,反正只高不低。因为企业生意足够好,所以内心把她举的很高很高。
明后年股市把这个价格拍给我,主账户就全部清掉,然后拿钱找茅五交朋友,达不到这个价格,我就踏踏实实收息做浮存金。一辈子达不到我就吃息一辈子,这样得来的长期持有逻辑就通顺了。股价不够高就分红定投堆高股息率,股价足够高,换家好生意继续堆高股息率。
红利股反而很难有特别泡沫的时候,你像长电和移动业绩空间有限,更多类似债券,他的上涨会受当期国债利率压制这意味着靠吃股价差价空间有限,反而不用纠结可以老老实实长期持有收息。归根到底,还是好东西大家都想要,抢着要,所以容易出超级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