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6月20日
死肌肉:健身人被PUA的经典话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从某个时刻开始,健身好像也出现了「鄙视链」。

功能性运动主打六边形,各个方面都被训练到位;瑜伽旅修也姿态高贵,成为最受欢迎的中产运动方式;而最传统的肌肉分化锻炼,却存在种种误读,首当其冲的,是就算你练的很不错,也有可能被说都是「死肌肉」。

在知乎的高赞回答中,关于死肌肉的评价是这样的:

「玩健美真是累,天天被人说死肌肉就算了,还要被人拿去和李小龙比搏击,和马拉松运动员比耐力,和农民比干农活,和短跑运动员比爆发力,和举重运动员比力量」。

「死肌肉」,通常被大众认为是健身健出来的肌肉,尤其是器械练出来的肌肉,中看不中用。这种认知在很长时间内存在于大众解读中,甚至延伸到健身圈。

死肌肉并不是真的死了,指的是由单一刺激而增大形成的肌肉,其躯体灵活度低,应变能力差,而被叫为「死肌肉」。

在最近的挑战类综艺比赛《快乐向前冲》中,中国业余奥赛男子健体全场总冠军孙良轩就把「死肌肉」的讨论度再度带火了。上场前秀了5分钟肌肉的他,在第一个环节就被高速开启的跑步机送下了水池。

此后,网络上对于「死肌肉」的评价一度甚嚣尘上,并掀起了一波健身网红体能赛挑战浪潮。并且,大部分人都没有坚持过前两关。

看样子,健身出来的是「死肌肉」,已经被坐实了。

但跳出来看,健身的本质并不是为了成为超人。健身人被指为肌肉灵活度低,也一定不是拿去和普通人比,更有可能是和体能训练为主的运动员做比较。

对于一个普通健身爱好者的诉求过高,并赋予「死肌肉」的评价,这难道不是一种PUA吗。

健身房锻炼出的肌肉是「死肌肉」吗?

被说是「死肌肉」,一定是每个辛苦锻炼肌肉的健身人的死穴。

作为一种普遍的刻板印象,「死肌肉」的出现场景一般是:「肌肉这么大,但是一点也不灵活」,或者「中看不中用」、「跑也跑不快、跳也跳不高」

通常来说,死肌肉被理解为,肌肉发达的人也会相应的动作迟缓和笨拙,因为肌肉越大就越僵硬。看上去好像确实有点道理。

《快乐向前冲》中健身网红惜败体能赛的背后,更多的是奚落的声音和「健身无用论」的出现。

甚至坐实了某种看法:健美身材、大块的肌肉基本都是死肌肉,在运动科学领域中的体适能主要包括速度、反应、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而这些能力,或许健身人群都不具备。

不仅如此,网络上对于肌肉爱好者不理解的声音,存在已久。

好莱坞电影中的坏蛋BOSS,永远都配备了一群肌肉发达的西装保镖,但通常战斗力极低且3分钟下场。

武打电影的宗师级人物,出场时也大概率是看上去弱不禁风但可以单挑壮汉的形象。而满身肌肉的通常是马上就要被KO的目标。

即使是正面人物和主角,浩克变身成为绿巨人后,˙思考能力也要大打折扣。

「死肌肉」概念出现,几乎让大部分健身人群没有反驳的余地

健身人科科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努力练了肩背跟朋友聊了下最近在每周五练,被一句「这就是网上说的死肌肉吗」堵得无话可说。“大部分人没有心情去听你解释,刻板印象甚至不需要深入了解,就会永远存在。”

而小齐的健身成果也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对于没有健身的人来说,功能性训练、传统力量训练和肌肥大训练,都是一样的。” 小齐也确实遇到过,用一句”不要练的太大,不好看也没用。”然后直接结束话题。

大块的肌肉往往搭配着四肢不协调,甚至进一步会让人觉得「脑子不太灵活」,「死肌肉」已经成为大众的刻板印象。

健身人的肌肉真的不是「死肌肉」

「死肌肉」的偏见为什么会存在?

在健身圈中,通常认为肌肥大训练后,如果没有匹配相应的放松、伸展、跑跳练习,肌肉力量发达但是整体肌肉的协调和柔韧性会出现欠缺。因此把这种肌肉称为「死肌肉」。

这种现象或许在健身房有,但一定不是大多数。

进一步说,很多人对于健身的误解,才是「死肌肉」这种偏见出现的原因。

以健身房最常见的肌肉分化训练来说,它的本质是通过反复的肌肉练习达到最大化肌肉增长和力量的提高。

健身和拳击武术相差甚远‍

但健身训练不会「造神」,他并不是武术、搏击术。没有一个只健身的普通人能够做到咏春拳中的运用巧劲以一当百,也无法用自己辛苦得到的肌肉达到搏击术中的运用拳、肘、腿、膝进行实战对博。

“或许我单次胸推成绩,比没有健身时的我好了一点。但这不代表我已经能够拳打镇关西。”科科开的玩笑其实在反应一个大众的刻板印象:

健身能够达到健康提升、肌肉塑形,但不是暴力和身体对抗。如果因为健身人不会打架就评价其是「一身死肌肉」,更像是一场污名化的审判。

相同的,普通健身爱好者和专项运动员的训练方向和目的,本质就有巨大区别。

如果用衡量运动员的标准来衡量普通健身爱好者,这本身也不公平。

“大多数人健身的初衷或许只是想让身材更好一些,肌肉线条好看一点”,在小齐看来 “我们也没打算让自己跑的飞快、弹跳力超强、也不想成为马拉松冠军。”

对于更多普通健身爱好者来说,他们所希望健身带来的,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力量正向提升。这在平均水平上,也是一定能够得到实现的效果。

这种肌肉应该是「比从前的自己更强壮一点的肌肉」,而不是「被自己练死掉的肌肉」。

健身房里,运动从来没有鄙视链

健身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健身方式开始出现。

传统最受欢迎的分化性肌肉训练不再独占鳌头,健美比赛从十年前的饱受关注,到现在的势头下降已经明显。

而 CrossFit、全力游戏等体能比赛的火爆,让功能性训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并受到商业关注。

健身形式的多元化和消费模式的改变也在推动付费团课走向台前,结合了小工具和心肺训练,团课成为很多人日常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

再到更多的静态运动,瑜伽、普拉提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女性运动之一。各种运动的协调安排,能够更好的弥补彼此之间的不足,提升整体的健康体适能。

让大众运动回归大众,在健身房里的运动形式,从来没有鄙视链。

就像普拉提总被误认为是「更贵」的瑜伽,传统健身也被误解为练出来的肌肉没有用。用「死肌肉」形容辛苦锻炼的成果,则是完全不去深究的曲解和误读。

别被PUA,如果你被说是「死肌肉」,起码说明你的肌肉真的练的很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精练GymSquare”(ID:GymSquare),作者:碧纹,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