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聚焦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覆盖、服务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难题,以“摸清底数、搭建平台、突出实效”为基调,全面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摸底“找” 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制定《流动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方案》,以基层党委为“基点”,深化“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通过人口精细化管理数据可视化分析、比对党员管理信息系统、走访入户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流动党员排查工作,对流动党员逐一登记造册,并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流动党员信息库,掌握流动党员流动去向,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覆盖“学 ” 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根据流动党员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建立“线上支部”,专人定期线上召集会议,鼓励流动党员讲“微党课”“云党课”,发表“微体会”“微感悟”,密切流动党员与党组织沟通联系。同时,探索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联系机制,通过快递邮寄、亲自上门等方式定期向流动党员赠阅“学习包”、寄送学习资料,为流动党员“充电蓄能”。
参与“做”,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健全完善流动党员党内关心关爱关怀机制,集聚机关、群团、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力量,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对一方式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询问生产生活情况,及时解决流动党员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同教育、同管理,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到党组织报到、自觉参加集中学习和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管理,鼓励流动党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具体事务,增强流动党员的参与感、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