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11月06日
靴子落地,而我还在为认知买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分析了特朗普连任对市场的影响,认为其弱美元、低利率政策将持续,并可能带来更强的国内刺激政策。作者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相对明朗,而拜登政府则更倾向于金融战和地缘政治手段。文章还以作者自身投资石药集团的案例,反思了投资中的认知不足、性格弱点和心理因素,强调了机会成本的重要性以及潜在利空对估值的影响。作者最终决定减持石药,并反思了自身在医药投资方面的不足,未来将更多关注保险行业。

🤔特朗普连任对市场影响偏正面,其弱美元、低利率政策将持续,未来降息预期增强,但市场反应却与之相反,美元升值,美债受追捧。

🇺🇸特朗普政府政策明牌,贸易战对中国有利,而拜登政府偏好金融战和地缘政治,对中国不利,导致未来政策执行更具针对性和效果。

💊作者以自身投资石药集团的案例,反思了投资中的认知不足,如对大单品净利率、新药放量等方面的误判,以及性格弱点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作者强调了机会成本的重要性,以及潜在利空因素对企业估值的压制,即使利空不确定,也可能持续压制估值。

📉作者最终决定减持石药,将仓位调整至更合理水平,并反思医药投资的不足,未来将更多关注保险行业。

来源:雪球App,作者: 自由探索者,(https://xueqiu.com/1033360346/311432904)


万众瞩目的美国大选落下帷幕,没有意外,特朗普轻松获胜。
同时,共和党应该还轻松拿捏了两丸,众议院参议院都赢了,大法官也占多数…


特朗普获胜我认为影响是偏正面的,但共和党大获全胜则未必好。
我认为特朗普获胜利好,因为他的主张是弱美元,他的喜好是低利率,这是明确写在政纲上的,2016-2020的四年也印证过。所以未来降息是会继续的,并且特朗普会更降息更多。
但今天的市场则刚好相反,押注了美元升,美元兑人民币创了7.19近期新高,如无意外,这很可能是未来两年的高点,但很多人还是往美元和美债冲……


今天港股大跌,日股大升…而未来两年的年线,有可能刚好相反。
今天晚上,美联储降息应该是落地,而明天(最迟后天)我们的人大会议,估计要确定即将进行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了。特朗普当选,我们的国内刺激规模会比民主党当选更强一些,估计。
特朗普虽然有加关税和脱钩倾向,但他一向打的牌都是明牌,而且贸易战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利的,因为我们才是领先的一方。而拜登的民主党政府,喜欢玩阴招,喜欢金融战+地缘政治的一套,表面上经常放烟雾弹,我们在过去四年多实在是应付得非常非常吃力,并且吃了很多亏。
所以未来我们的政策效果目标会更清晰,执行起来也会更有针对性和效果。
宏观上这个星期靴子落地,后续应该是比较明朗的,但在微观持股上我自己是问题多多,而且是最近才开始反省这个问题。
这里说的问题主要是我持有的石药集团,石药我大概是2019年就开始投资,这么多年在上面付出了比较多的时间和金钱,但到头来却比较失败,这个失败还是比较典型的,有认知的因素,也有性格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石药集团其实还算是比较优秀的药企,但是又未达到非常优秀的水平。还是有很多老医药企业的毛病,比较依赖销售,新药进度一般,大单品实在太大。
我对石药认知不足主要是在于对大单品净利率认识不足,我把大单品的净利率想的太低了,认为大概就是25%左右,所以即使集采影响也没那么大,但实际上,大单品的净利率可能要高不少。另外就是我对于新药的放量太乐观了,其实石药的津优力和多美素都是上市差不多七八年后才开始销量大增的。但被集采打下来,可能只需要一个月。
我一直坚守石药,最主要的理由是低估,从石药15倍Pe开始就认为低估,一直到现在只有不到10倍,然后业绩被集采打下来,pe又上去了。石药从2018-2021年,确实有过几年不错的增长,而在增长良好的年份,Pe也几乎没有高过20倍的时候。当2021年石药营收和利润,还有增速都超过恒瑞医药的时候,估值只有恒瑞的五分之一,当时我在石药有不错的盈利,但我心里不服气,认为石药当年差不多30%的增速,凭什么那么低估?结果我从石药12元多都没卖一直拿到了现在,除了在2022年8港元多的时候卖了一部分去买了320多的腾讯之外。
后来,我慢慢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2021年是恩必普最后的专利年份,大家都担心以后的集采,所以都不愿意给一个高一些的估值,而且石药的津优力和多美素,单品太大,也让专业的医药投资者担心。恩必普、多美素、津优力,这三个大单品,对于专门投资医药的机构或者医药投资者,态度其实是比较不认可的,因为这些不是非常硬核的药物,更多是靠销售能力的,所以专业的医药投资者和机构,很少投石药的。
我一开始也是认识不足,等到认识慢慢补足了,陷入又比较深了,一直被沉没成本,被低估,被高股息,被高回购等各个因素影响,一直不愿意正视一些问题。一直用太过于简单的理由搪塞自己,就是低估,管理层对股东比较好,未来也很有可能转型成功。
但是我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机会成本的问题。医药企业转型,短则五年,长则十年,而这个时间可能是完全不涨的。这里面损失的机会成本就比较大了,特别是今年开始的这一轮降息周期。并且,我还忽略了,潜在的利空因素,其实对于企业估值的杀伤力是很大的,无论这个利空是不是真的,只要利空可能性不消除,就一直会压制估值。我在这方面非常倔强,查了无数的资料来证明恩必普的利空其实不是利空,恩必普的化合物专利能够有效保护等等,我越做这些,就越是屁股决定脑袋,结果,对于潜在的利空,我都用比较乐观的想法去说服自己,慢慢的我就偏离现实了。甚至我会刻意不去思考,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中报业绩出来后石药大跌之后,我也刻意不去看股价,结果也没留意后来石药的反弹,也没考虑未来的机会成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去想,但我回头一看,好像一片空白,茫然一片,直到最近的那次盈警…
当然,我是在三季报盈警之后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虽然太迟了,但总要认真想一下。我今天之前持有的石药占比大约15%左右,实在是比较大的仓位,我觉得目前来看是太高了。
今天我也是忍痛在5.38卖掉了一些仓位,换成了中国平安H股,现在石药集团占比降到12.9%左右,我还会择机降低一些仓位,起码打算降到10%以下。这部分已经不考虑盈利的问题了,一切都是为了未来一年的持仓合理性作出的安排。
石药今年以来带给我盈利上的负面还是比较大的,起码影响了我5%左右的盈利。我之前太鸵鸟了,所以我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现在的石药并不贵(5.3左右),我也认为三季度7.5亿利润不是常态,我认为石药在消化了津优力和多美素的集采之后,利润应该还有40亿以上。但怎么消化,时间多长,消化后又如何,都是比较不确定的,所以我只能通过降低仓位来应对,这绝对是亡羊补牢,丢了的羊是无法挽回的,但可能比不补好一些。
用了五年多的时间,来发现自己投资石药的水平真的很菜,以后也不太想(敢)再投医药(除了原料药)方面。毕竟,医药跟国家未来状况矛盾比较多,而保险目前看来,刚转入比较顺的周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景气,那就边走边看吧(不排除可能两边打脸的)。仓位希望能慢慢调整到一个相对舒服的位置,不要再让我太纠结,就行了。
记录下来只为看到自己多菜,不喜勿喷。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特朗普 降息 市场反应 投资反思 石药集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