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优化医疗广告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五项优化措施,旨在规范医疗广告行为,维护公众利益。通知明确了信息公开与商业广告的界限,率先实行医疗广告审查告知承诺制,强化跨部门综合治理,实施分级分类与包容审慎监管,并结合教育引导和严厉打击,规范医疗广告行为,防止虚假夸大宣传和制造健康焦虑等问题。这些措施旨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医疗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明确信息公开与商业广告界限**: 通知强调,对于以保障公众知情权、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为目的,主动、真实、准确公开相关信息的活动,一般不视为商业广告活动。这意味着,医院、医疗机构等可以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发布医疗信息,只要其目的在于服务公众,且信息真实可靠,就不属于商业广告范畴。这种界定有助于鼓励医疗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公众普及医疗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同时避免将正常的医疗信息发布行为纳入过度监管,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例如,医院发布有关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文章、举办健康讲座等,只要其内容真实可靠、目的在于服务公众,就不会被认定为商业广告。
🚀**率先实行医疗广告审查告知承诺制**: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优化了医疗广告审查流程,实施医疗广告、中医医疗广告审查告知承诺制。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在发布医疗广告之前,需要进行承诺,承诺其广告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如果医疗机构违反承诺,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举旨在简化医疗广告审查流程,提高审查效率,降低医疗机构的合规成本,促进医疗广告的规范化发展。通过告知承诺制,医疗机构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医疗广告的相关规定,主动履行合规义务,从而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强化跨部门综合治理**: 北京市建立了违法线索会商研判机制,及时流转审查信息,形成监管执法合力。这一措施旨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打击医疗广告违法行为。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发现医疗机构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可以将线索移交卫生健康部门进行调查处理。这种跨部门协作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医疗广告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医疗市场秩序。
⚖️**实施分级分类与包容审慎监管**: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已迭代升级广告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3.0版,累计达36项,涉医疗广告7项。这意味着,对于医疗广告领域的轻微违法行为,将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给予纠正的机会。例如,医疗机构在广告中出现一些细微的错误,只要不涉及重大违法行为,可以先予以提醒和纠正,避免过度处罚。这种分级分类监管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医疗机构的合规成本,激发医疗机构的创新活力,促进医疗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引导与严厉打击相结合**: 北京市注重事前合规指导,严厉打击不良导向、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制造健康与容貌焦虑、虚假夸大宣传等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这表明,北京市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教育引导,帮助其了解医疗广告的相关规定,同时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例如,组织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广告法律法规培训,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罚等。这种教育引导与严厉打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机构的合规意识,维护医疗广告的良好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北京发布优化医疗广告管理五项措施】财联社11月4日电,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优化医疗广告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优化首都医疗广告管理五项措施。具体来看:一是明确信息公开与商业广告界限。对以保障公众知情权、科学研究与科普宣传为目的,主动、真实、准确公开相关信息的行为,一般不视为商业广告活动。二是率先实行医疗广告审查告知承诺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优化医疗广告审查流程,组织实施医疗广告、中医医疗广告审查告知承诺制,实现全流程网上申请,提高审查效率。三是强化跨部门综合治理。建立违法线索会商研判机制,及时流转审查信息作为执法依据,形成监管执法合力。四是实施分级分类与包容审慎监管。2024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已迭代升级广告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3.0版,累计达36项,涉医疗广告7项。五是教育引导与严厉打击相结合。注重事前合规指导,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严厉打击不良导向、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制造健康与容貌焦虑、虚假夸大宣传等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