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1月04日
又疯又浪漫的漫画家,我提名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藤本树,这位被誉为“天才”与“疯子”的日本漫画家,因其独特风格和深刻表达备受关注。本文探讨了藤本树的创作风格,从其漫画作品《炎拳》、《电锯人》到近期上映的动画电影《蓦然回首》,分析了其作品中“精神病逻辑”、B级趣味和反常规叙事等特点,以及其对人性复杂和少年心事的深刻表达。文章还回顾了藤本树的成长经历,以及其对漫画的热爱,并探讨了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以及其未来发展潜力。通过对藤本树作品的解读,本文希望帮助读者了解这位漫画家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藤本树的创作风格:‘精神病逻辑’与B级趣味** 藤本树的漫画作品以其独特的“精神病逻辑”和B级趣味而闻名。他善于打破常规叙事,构建出令人难以预测的剧情和分镜,并在作品中融入大量另类且挑战读者下限的“变态”想象力,例如《电锯人》中血腥暴力的画面,以及《蓦然回首》中对青春和友谊的独特表达。这种风格使得他迅速在漫画界崭露头角,也为他赢得了“疯子”漫画家的称号,但同时也引发了争议,例如《电锯人》动画在中国内地的短暂热度和遭到抵制等现象。这种风格既是藤本树的特色,也成为了其作品的标签,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同时也使其作品呈现出小众化的特征。

🎬**《蓦然回首》:一封送给“漫画人”的情书** 《蓦然回首》是藤本树的一部短篇漫画,讲述了两个女孩因对漫画的热爱而走到一起的故事。这部作品被改编成动画电影,并在日本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在《蓦然回首》中,藤本树将自己少年时代对漫画的热爱和创作经历融入其中,展现了其对漫画的初心和情感。许多观众认为这部作品是藤本树的自传,是他对自己漫画生涯的回顾。作品中对漫画创作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青春的细腻刻画,打动了许多读者,尤其是那些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漫画人”。这部作品也体现了藤本树对漫画的纯粹热爱,以及他希望通过漫画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

🧐**“思维不太正常”的作品,蕴藏着深刻的表达** 虽然藤本树的作品表面上看起来“思维不太正常”,但实际上,他善于通过电影化的叙事结构与细腻的心理描绘,深刻探讨人性的复杂。例如,在短篇漫画《恋爱是盲目》中,他用夸张的剧情和画风,表现了人物在面对重大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再见绘梨》中,他则通过镜头切换和叙述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母亲离世时的悲伤和无助。这些作品虽然看似离奇,但都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思考。藤本树的创作并不仅仅停留在故事的表面,他更希望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人生、情感和社会现象的理解。他的作品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被认为是新一代漫画家中的佼佼者。

📈**藤本树的未来:潜力无限** 尽管藤本树的作品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但与久保带人、井上雄彦等老一辈漫画家相比,他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尤其是在长篇漫画创作领域,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藤本树的作品总是那么独特,给人以新鲜感,并且让人想一直看下去。他总是用一抹奇幻的色彩,创造着他喜欢而不见得是读者喜欢的故事,这种不拘一格的风格也让他赢得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这样一个有趣的漫画家,未来潜力无限。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藤本树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漫画界带来更多惊喜。

日本漫画在全世界受欢迎,而如果说到集“天才”与“疯子”于一身的漫画家,藤本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今年6月,以藤本树原创漫画《蓦然回首》改编的同名动画电影,在日本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日本票房在短短18天便突破了10亿日元,堪称一部现象级的小体量动画电影,随后在中国引进上映的呼声也很高。

10月26日,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电影终于在中国内地上映,由于58分钟的时长不够上映标准,影片就将导演和主要声优演员的采访,作为彩蛋一起放了出来。这般操作不仅让人觉得在正片时长上“意犹未尽”,也使得不少观众产生了观影的割裂感。就影片本身而言,也有原著党站出来说“将呈现出电影特质的漫画,再放回到电影媒介中进行演绎,反而不是那么令人惊艳了”。

伴随着《蓦然回首》的上映,藤本树这个名字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然而,藤本树是谁?许多看到电影却还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大概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个看上去“很火”的漫画家,自己之前竟然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或许藤本树被粉丝吹捧得太“神”了,也或许是动画终究不能放大漫画本身的魅力,但这些并不妨碍藤本树被称为漫画“天才”的事实,也不会妨碍这位“疯子”漫画家在漫画中展现他打动人心的一面。

“对不起,我要发疯了”

藤本树有多受欢迎?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藤本树怎么就成了大家眼里的“天才”和“疯子”?

“精神病0号患者”——这是藤本树的漫画粉丝给他起的“爱称”。

1992年,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为在全世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倡议将10月10日设立为世界精神卫生日。无比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藤本树出生了。这个特殊的日子,使得“精神病”成为了藤本树作品最被粉丝们津津乐道的标签。这个标签并非恶意调侃,而是他的漫画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对不起,我要发疯了”的特质。

熟悉藤本树的人都知道,一贯反常规叙事的“精神病逻辑”,以及颇为另类的B级趣味,是构成藤本树漫画作品的关键因素,让人难以预测的剧情和分镜,以及一次又一次挑战读者下限的“变态”想象力,奠定了藤本树在大家心目中“疯子”的地位。

2022年,由藤本树的作品《电锯人》漫改成的动漫,在中国内地的视频门户网站上播出,但由于其画面太过于血腥、暴力,而遭到不少网友的抵制。尽管热度持续的时间短暂,但也依然收获了一部分粉丝,形成了相对小众的影响力。许多中国内地的观众,便是通过这部12集动漫,才知道了漫画家藤本树,并且成为了他的读者。

事实上,大家对他的熟悉与陌生,之所以会呈现这样两极分化的现象,原因并非是藤本树“小众”,而是因为日本漫画在传播到中国之后,便不可避免地走进了圈层文化,成为了所谓“中二病”的表证,尤其是那些以大男子汉形象拯救世界和平的男性视角故事,是传统少年漫画的套路,青春注定要与挥洒热血联系起来。只不过藤本树的作品与一般少年漫画稍有不同的是,藤本树笔下的人物,总是会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迎接命运的挑战。

《炎拳8》, [日]藤本树

東立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8-29

事实上,藤本树在业内的受欢迎程度,通过其作品“连续四次入选日本年度漫画榜”就能得出结论。不过作为90后漫画家,藤本树的作品目前并不算多,长篇漫画只有2016—2018年连载的《炎拳》,以及2018年开始连载的《电锯人》,除此之外,就是这些年累计发表的短篇漫画。

在《蓦然回首》被改编成动画电影之前,粉丝们或许都没有想到,这个靠着《炎拳》和《电锯人》的连载,在日本名声大噪的漫画家,居然一改风格,画起了与青春、与友谊、与漫画有关的短篇故事,并且在这样的小篇幅里,竟然“诉说”起了他的“少年心事”。

一封送给“漫画人”的情书

藤本树在少年时代,就对画漫画情有独钟,并且一直以成为漫画家作为目标。从初中开始,他就喜欢构思漫画杂志的制作。课堂上,当别人在奋笔疾书的时候,藤本树想象着各种漫画在杂志上交替连载;当幻想的某个漫画连载完结时,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差点在课堂上哭了出来。这种相当中二也很“精神病”的举动,或许也可以当作是这位“疯子”漫画家的某个侧写。

十七岁的时候,藤本树考进了山形的美术大学。2011年3月,由于距离刚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并不久,和所有日本的大学生一样,藤本树也扪心问过自己:“真的可以就这么埋头画下去吗?”

总觉得光画画也没有什么意义的他,希望自己至少能派上点用场,于是便去当了支援石卷市复兴建设的志愿者,启程的巴士坐着许多和他有一样想法的日本大学生。到达石卷市后,他们开始在住宅区做给排水沟去除淤泥的工作,然而大约三十个人干了一整天,都无济于事。回程的路上,藤本树感到“一切毫无意义”。

从那以后,藤本树一直都被一种“无力感”萦绕着,直到后来开始创作《蓦然回首》,他才试着把这份感受倾吐出来。在藤本树的记忆里,他在画这部漫画的时候,想起了许多与画画有关的往事,既有过满怀无力感作画的时候,也有过饿着肚子作画的时候,还有跟朋友一起没日没夜地练画……尽管回想起来的都是些灰暗的时光,但是《蓦然回首》的出版终究让他觉得是件好事。

正如故事的简介说的那样,这是一个令人“怦然心碎”的故事:在学校因为给校报连载四格漫画而受到同学追捧的藤野,意外地认识了躲在家里不爱出门的京本,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因为对漫画的热爱联系在了一起,藤本树也花了大量的篇幅表现两人泡在一起画漫画的场景,可以想象那得是多么深刻的画面,才会使得他一遍又一遍地在笔下临摹自己的记忆。

有细心的观众发现,故事里的藤野和京本,加起来正好就是藤本树,所以大家都愿意相信,《蓦然回首》其实就是藤本树的自传,也是他对自己漫画生涯的一次回顾。

正是因为那份最初的、对漫画最纯粹的热爱,打动了那些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珍贵岁月的人。那是一种没有功利,全凭热爱的单纯。如此一看,《蓦然回首》倒像是一封送给“漫画人”的情书。

“思维不太正常”的作品,蕴藏着深刻的表达

如果只是一味描绘“发疯”的剧情,藤本树的作品也不会得到如此大范围的认可。

“看藤本树的漫画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表面上虽然‘思维不太正常’,但他对很多主题的挖掘与表达都非常深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书亮,在给《藤本树短篇集》写的导言中提到,藤本树在塑造故事的世界观时,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人的异化和变形,或者说专门虚构一个独立于普通人之外的族群,这些“异类”可能对人类造成极大的生存威胁,却又与人类达到了某种奇妙的生态平衡。

《藤本树短篇集 17-21》, [日] 藤本树中信出版社,2023-12

比如,在藤本树早期的短篇漫画《恋爱是盲目》中,主人公急切地想要抓住某个真理或信条,然后下定决心,果断做出选择——在你憋了半天正要做出“表白”决定的时候,外星人从背后拍了拍你的肩膀问道:“你是地球人吧?”然而,即便是地球马上要被毁灭,你现在也“没空管这些”,因为眼下表白才是最重要的事。外星人因为目睹了地球人的表白场景,氛围感人,于是便放弃了毁灭地球的计划……

剧情听上去貌似有些离谱,但是从他的画风上感受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JUMP SQ编辑部曾评价这则故事为“16页就能画完的事非要画成31页”,让藤本树把页数精简一下。后来藤本树回想起这件事,才发现自己一直都没改掉这个“臭毛病”,依然喜欢“把16页能画完的东西拉长到31页”,只因为他会花大量的篇幅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和咆哮。

事实上,藤本树的创作不仅仅停留在故事的表面,他更善于通过电影化的叙事结构与细腻的心理描绘,深刻探讨人性的复杂。比如,在他的作品《再见绘梨》中,围绕主人公拍摄母亲临终时光的故事,藤本树通过镜头切换与叙述手法,让人感受到美好的记忆与无法逃避的悲伤互相交织着。你能感觉到那个年轻人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助与挣扎,仿佛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回忆起自己所经历的温暖与失落。

《再见绘梨》,[日]藤本树

中信出版社,2023-1-1

如今,藤本树算是真正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他的“动漫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不过,在真正了解并且热爱藤本树漫画的读者看来,无论是漫画还是改编电影,社交网络上许多对藤本树的“神化”和“符号化”都未免有些过了。虽然不可否认藤本树是新一代漫画家中的佼佼者,但是跟久保带人、井上雄彦、岸本齐史、鸟山明、荒木飞吕彦等老一辈的漫画家相比,还是有着更多的进步空间,毕竟对于一个年轻的90后漫画家而言,未来在长篇漫画的创作领域,能走的路还有很长。

藤本树的作品总是那么独特,给人新鲜感,并且让人想一直看下去。他总是用一抹奇幻的色彩,创造着他喜欢而不见得是读者喜欢的故事,如此地不拘一格,也难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他。这样一个有趣的漫画家,未来潜力无限。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藤本树 漫画 日本漫画 电锯人 蓦然回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