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科技频道 2024年11月04日
2mm芯片植入视网膜,盲人重获阅读能力还能打牌,马斯克老部下创业成果来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国加州的脑机接口公司Science开发了一种名为PRIMA的视网膜植入芯片,并取得了初步临床试验的成功。该芯片通过手术植入视网膜,并与配套的眼镜配合使用,将摄像头捕捉的视觉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传递至大脑,帮助盲人恢复部分视力。临床试验结果显示,38名患有地图状萎缩的患者在植入PRIMA后,平均视力显著提高,能够阅读更多文字,甚至分辨人脸。这项技术有望为数百万患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老年人带来希望,缓解其视力下降的困扰。PRIMA的研发历程源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项目,后经法国公司Pixium Vision SA接手,最终被Science公司收购并推进临床试验。该技术被认为在众多芯片植入技术中具有可行性,并有望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 **PRIMA视网膜芯片的植入与工作原理:**PRIMA芯片仅有2mm大小,需要通过约80分钟的手术植入视网膜。植入后,需配合带有摄像头的眼镜一起使用。眼镜摄像头捕捉到的视觉信息会被转换为红外光图案,并发射至芯片。芯片接收红外光图案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大脑,从而使患者获得视觉感知。虽然患者看到的图像并非彩色,且黑白与真实世界相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阅读文字、分辨人脸等基本视觉功能,对于完全失明患者而言,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这种技术巧妙地利用了光电转换和神经信号传递的原理,为恢复视力提供了新的途径。芯片的植入过程相对来说较为安全,且手术时间较短,这使得这项技术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临床试验结果及患者获益:**Science公司(以及之前的Pixium)在欧洲招募了38名60岁以上、患有地图状萎缩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这些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区域都出现了病变,视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植入PRIMA后,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标准视力表测试中,患者平均能够多看清近5行字母,视力平均提高至20/160。部分患者甚至在使用芯片的变焦和放大功能后,视力能够达到20/63。这表明PRIMA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帮助他们重拾阅读能力、分辨人脸等生活技能。而且,患者在不使用PRIMA时的自然视力保持稳定,说明该植入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额外的损伤。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PRIMA在恢复视力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与PRIMA的市场前景:**地图状萎缩是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一种晚期形式,会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并成为老年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AMD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能够改善视力的治疗手段的需求也越来越大。PRIMA的出现为AMD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缓解其视力下降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眼科学专家认为,PRIMA技术在众多芯片植入技术中具有可行性,并且由于AMD患者数量庞大,预计PRIMA设备将会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这预示着PRIMA在未来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为更多老年人带来福音。

把一块2mm大小的芯片植入视网膜,搭配一幅带摄像头的眼镜,就能成功让盲人恢复视力!

不仅重拾阅读能力,甚至还能打牌。

这是来自美国加州的脑机接口公司Science的最新进展。

而这家公司,正是由马斯克的前部下创立

Science的CEO Max Hodak曾是Neuralink联创兼总裁。

2021年,Hodak离开了Neuralink并创立了Science公司,该公司于今年初从一家法国公司收购了PRIMA的相关技术。

如今,Science公司公布了该芯片的初步临床试验结果。

手术80分钟,让盲人重见光明

这款植入物名为PRIMA,大约2mm大小,需要通过手术植入视网膜,手术过程大约是80分钟。

植入完成后,PRIMA需要与配套的带有摄像头的眼镜一同使用。

PRIMA的原理是用摄像头捕捉视觉信息,并向芯片发射红外光图案,芯片接收到图案后,将光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到大脑

不过,PRIMA只是帮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重获了阅读文字、分辨人脸等简单视觉能力。

患者看到的图像和正常人仍有区别——由于向芯片发射的是红外光,患者看不到彩色,黑白也和真实世界相反。

但相比于完全看不见,能够阅读文本并分清人脸,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最开始,PRIMA是斯坦福大学Daniel Palanker教授的一个研究项目,后由法国公司Pixium Vision SA接手。

Pixium成立于2011年,并于2014年在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今年四月,Pixium的资产,包括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被Science公司收购。

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也已新鲜出炉。

标准视力表,患者平均多看清五行

实验中,Science(以及之前的Pixium)一共选择了38名来自欧洲、60岁以上的地图状萎缩(GA)患者,平均年龄为78.9岁。

GA是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一种晚期形式,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力丧失,将成为老年人视力损害的头号杀手。

参加试验的患者,视网膜中央区域都出现了明显病变,当然中央视力也出现恶化。

结果表明,患者使用PRIMA时,视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阅读一系列字母时敏锐度明显增加,有些人甚至可以阅读更长的文字。

在经典的视力表中,患者开始时的平均视力为 20/450(正常视力被认为是20/20,在美国20/200或更差被定义为失明)。

一年后,32名受试者平均能够多阅读视力表上的近5行,即23个字母,也就是平均视力提高到了20/160。

如果使用植入物的内置变焦和放大功能,一些参与者的视力甚至能够达到20/63,反映到视力表上,就是多看11.8行。

定量上看,研究者在植入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对所有患者的视力通过logMAR评分进行了测量(logMAR为0表示视力正常,正值表示视力不佳),结果显示出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

而且患者不使用PRIMA时的平均自然视力在植入后保持稳定,说明了PRIMA植入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对于PRIMA的前景,并未参与研究的美国眼科学会的临床发言人Sunir Garg这样说:

在长期以来尝试过的各种芯片植入技术中,这种技术似乎有一定的可行性。预计这种设备将会需求巨大,因为AMD是老年人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参考链接:

[1]https://www.wired.com/story/science-corporation-neuralink-eye-implant-restored-vision-blind-people/

[2]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425683676/en/Science-Corporation-Acquires-Pixium%E2%80%99s-PRIMA-Retinal-Implant-Extending-and-Diversifying-Its-Commitment-to-Vision-Restoration-Through-Brain-Computer-Interface-Technology

[3]https://science.xyz/news/primavera-trial-preliminary-result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作者:关注前沿科技,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视网膜芯片 脑机接口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力恢复 PRIM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