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11月03日
关于重组,忍了很久,不吐不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作者以个人视角谈对中国船舶重工重组的看法,认为换股比例按市场价定公平合理,现金选择权价格虽不太满意但可理解,呼吁船舶股东投赞成票,加快重组进度。

💡换股比例方面,作者认为中国船舶吸收中国重工,同属上交所且流通时间一致,停牌时间短无重大变化,按市场价定的换股比例公平合理,市场认为船舶盈利能力是重工的1.47倍,重工股东未被低估。

💡对于现金选择权价格,作者指出船舶和重工股东属利益共同体,80%的比例虽低,但需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当时熊市末期,市场情绪差,此比例虽不满意但可理解。

💡作者提到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方案与船舶方案的区别,核心是换股比例按市场价定,不同在于现金选择权,船舶是80%,而对方按最高价,但需考虑当时市场环境。

来源:雪球App,作者: 大时代的猪,(https://xueqiu.com/6632298871/310895272)

$中国船舶(SH600150)$ $中国重工(SH601989)$ 因为不喜欢雪球船舶股吧里的讨论氛围,很久之前就决定直到清仓之前都不再带tag发帖了。但我还是会每天关注这里看看有什么新的消息或者数据,这段时间看到很多关于重组的争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重工的股东没占到便宜,心理不舒服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人发表的一些“狗屁不通,冠冕堂皇”煽动散户情绪的言论看着着实恶心。前些天,我经过一次换仓,现在重工的持股比例已经大于船舶了。我站在个人的视角,尽可能“中立”的谈谈对这次重组的看法。

重组方案里面,最核心的就是两点,一是换股比例,二是现金选择权的价格。

一、换股比例:

很多重工的股东,喜欢找各种角度,比如净资产等等,来“论证重工的合理估值应该是多少,换股比例如何的不合理”。如果吸收的是一个未上市的公司,没有经历过市场的充分换手检验,那才需要通过各种“基本面”的数据来给一个企业估值。亦或者吸收的是新三板等等流动性和主板差别巨大的企业,市场环境差别很大,重新估值也可以理解。中国船舶吸收中国重工,需要你来“估”吗?

这2个股票同属国内最大的上海交易所,近几年流通时间一致,而且都是只停牌了10个交易日,时间很短,2个公司在这10个交易日内不存在重大变化,就相当于一直在连续交易。同一市场连续交易的 “市场价”对于“市场人”来说就是最公平的。

市场给重工的估值真的不合理吗?我知道很多重工股东喜欢抓着“净资产”来说事,这两家公司属于同一行业,净资产高、盈利低,那恰恰说明这个公司资产质量垃圾。业务高度重合,直接比较盈利能力好了。按照现在的换股比例。船舶37.84的换股价,市值1692亿,重工5.05的换股价,市值1151亿。船舶:重工=1692:1151=1.47:1,也就是说,按照当前的换股比例,市场认为船舶的盈利能力是重工的1.47倍。这个比例,对于重工真的低估了吗,重工股东真的吃亏了吗?前几年的盈利情况不用说了,船舶远高于这个比例。就拿最近的三季报,很多人吹的重工多好,船舶多么的“不及预期”,船舶扣非7.73亿,重工扣非3.29亿,船舶:重工=2.34:1,船舶盈利能力远高于重工1.47倍。当然炒股炒预期,只看当前的盈利能力肯定是不合理的,未来5-10年,重工的盈利能否达到这个比例?这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不想争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市场已经把重工未来盈利大幅改善的预期反应到了换股比例里面了。

换股比例问题,是船舶股东和重工股东分同一个蛋糕,你多他就少,你少他就多。“按照停牌前1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作为换股基准价”这是非常公平合理的,如果你非要说“市场错了,你对”,那也没啥好反驳的,因为我也认为市场大部分时间的定价是“错误的”,但是,“市场人必须尊重市场的规则”。凭什么要牺牲船舶股东的利益,溢价来收购一个一直以来效率远低于自己的公司?这部分“溢价”还不是要船舶股东来平摊。就因为船舶股东数量远少于重工股东?你们只是因为没占到船舶股东的便宜,就到处发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也可以理解。但是最让我恶心的是,“打着维护中小散户的利益,号召船舶的股东跟着投反对票,修改换股比例”,把自己塑造成“广大中小散户维护自己利益,共同对抗黑心大股东”的“伟光正”形象。就相当于,我要坑你们了,你们还必须支持我,不然就是“黑心大股东的走狗”,实在太恶心了。

二、现金选择权价格:

这一条船舶和重工的股东属于利益共同体。80%的比例确实低了,但是也要综合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船舶的换股价是37.84,停牌前一日收盘价34.9,跌了接近8%,然后停牌期间,大盘从2811跌到了2717,跌了3.3%个点,两者相加都已经超过10%了,再加上当时是熊市末期,市场情绪很差。大股东肯定是不希望有人真的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能定90%当然皆大欢喜。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来说,定80%我是不太满意,但是可以理解。

最后:前些天,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方案出来后,一堆人用它的方案拉踩船舶,说的他们多么的良心,船舶的方案多么的恶心。我就不理解了,这2个有啥本质的区别?首先,最核心的都是按照市场价来定的换股比例。不同的是,现金选择权,他们是按照最高价,而船舶是80%。但是,不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吗?船舶停牌期间啥情况?证券停牌期间啥情况?按照证券的平均涨幅来算,他们就算按照停牌前60个交易日的最高价,也没有人会选择现金的。

我一定会投赞成票的,我也号召船舶的股东投赞成票,加快重组进度,合并后加快吸收最优质的沪东中华。船舶重组方案生不逢时,遇到大熊市末期,大利好当大利空来解读。但是,重组后给中国船舶集团效率的提升的实打实的,沪东中华的注入也是100%的。不要被某些利欲熏心的重工股东带了节奏,他们因为没有吸到你们的血,就想让你再次伸脖子过去给他们吸,岂有此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船舶重工重组 换股比例 现金选择权 市场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