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阿韭真菜,(https://xueqiu.com/6800596733/310831552)
说起欧盟的电动汽车关税,一位德国汽车工厂的工程师朋友说,欧洲对中国电动车是又爱又恨。他举了两个汽车芯片的例子,一个是车窗升降控制芯片,以前是美国的德州仪器主做,大约合到人民币70块一个。中国企业成长起来后,这种芯片的价格打到一块钱一个。
另一个是四轮平衡的芯片,都是成熟制程,28纳米以上,以前的意法半导体的天下;价格约合人民币1300一个。中国企业的价格是13块人民币一个,质量还一样,你说怎么竞争。
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在业内也已经巨大的争议。西方那些失业的产业工人指责中国压榨员工工资才能做到如此低价。中国工程师嗤之以鼻,你以为这些芯片是千万工人上流水线一点一点刻出来的啊?现在都是AI控制,机器化自动生产了,一个年产上亿芯片的车间,一共也只需要几十个工人。
也有欧洲人劝中国企业,1300的东西,你可以卖1200啊?哪怕卖130也行啊,干嘛做得这么绝呢?难道你们不想过那种一项技术领先,就能躺在上面吃一辈子的生活吗?中国的企业家回答,我们信仰你们的自由市场竞争理论,我们先用低价消灭全部的竞争对手,形成少数寡头垄断,那时候,我们下辈子儿孙都不用担心了。
现在欧洲的企业家非常爱中国,这次电动车关税谈判,私下和欧洲媾和的企业是上汽(后辟谣说不是),吉利。而德国在中国合资的宝马,大众反而是坚定站在中国这一边。他们知道,早一天来中国建厂,早一天享受中国全产业链,就能多享受一天超额利润,也能多卷死一些欧洲老乡的竞争对手。
最恨中国的是那些手握工人票仓的议员们,在欧洲媒体的叙事里,他们不怨政府没有做好产业规划,也不怨企业没有提前研发领先的技术,更不怨工会工贼们的贪婪。他们只恨中国不给他们留活路。
欧洲议会辩论时,也有一些有良知的议员说,华尔街的一个酒保倒一杯酒就能获得十几美元的小费,其收入相当于非洲一个建筑工人一周的薪水,这很显然是不公平的。1300块的芯片很显然也是不合理的虚高,中国企业只不过是让它回到合理价值区间而以。我们应该从现在振奋起来,我们还有很不错的底子,完全有希望在技术上打败中国,重新夺回产业主导权。
可是,清醒的人也知道由奢入俭难啊,谁都知道,欧洲人一周五天,一天八小时满打满算全力工作都做不到,怎么和一周六天,一天十个小时的中国工人竞争?光工作量就少了三分之一,更何况从小基础教育带来的员工素质差距,让他们的企业根本不可能追上中国。$新能源汽车ETF(SH516390)$ $上汽集团(SH600104)$ $吉利汽车(0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