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柴小二,(https://xueqiu.com/7170362077/310760856)
$炼石航空(SZ000697)$ 今日市场高位、重组相关公司大幅回调,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公司公告了终止重组,有些涨幅脱离了价值区间,有些公司否定了市场对重组的猜想……今天说一下炼石航空资产注入的明牌。
炼石航空旗下两个主要的公司是加德纳和成都航宇,加德纳是炼石2017年斥资28亿人民币收购的欧洲先进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及系统集成的大型跨国公司,空客为其第一大客户,成都航宇是生产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单晶叶片的公司,我们知道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那么发动机叶片就是明珠上的明珠,公司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这些年四川国资为了支持炼石发展,先后通过参与定增,借款,补助……等形式为炼石提供的资金支持已经超过了炼石现有市值,今年大股东及旗下公司围绕航空产业链并购更是动作频频(有心的球友自己查一下相关招标公告和新闻),我们通过大股东官网今年的两篇报道来更加深刻的理解一下炼石在四川国资航空资产体系下的位置和作用。
原文转发1:
2021年,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复的《四川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总体方案》,四川发展(控股)公司依托川发国际原班人马组建川发航投,注册于成都东部新区,注册资本金30亿元,实际到位27亿元。现川发航投旗下参控股企业4家,包括控股炼石航空(四川发展体系合计持股32.41%),主要开展民用飞机零部件和发动机单晶叶片制造业务;未来智造基金管理公司(持股80%),主要开展空天产业基金投资管理业务;赛德航空科技公司(持股45%),为国内首家空客A321飞机客改货业务平台;中航成飞民机公司(持股18.98%),是国内民用飞机研制生产的龙头企业。公司聚焦航空航天产业投资运营主责主业,坚持“实体+资本”双轮驱动,不断提升服务国省重大战略能力。在四川发展(控股)公司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担当推动炼石航空脱困发展,空天产业“一核两翼”布局成效显现;深耕海外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锻造了一支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核两翼”产业布局成型,成为省属空天产业投资运营重要平台
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已形成以航空精密制造为“核”、以航空金融服务和航空枢纽服务为“翼”的“一核两翼”业务体系。其中,航空精密制造主要依托炼石航空在关键领域的资质、技术、产能等优势,精准切入发动机叶片、飞机结构件等高端制造业务,战略入股成飞民机,深度融入大飞机和军机供应链体系。航空金融服务构建与空客、全球航司等合作关系,拓展国际航空租赁业务,获取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并设立运营产业基金,投资航空航天类高成长性、高科技型企业,为“一核”提供更多资本助力和并购资源。航空枢纽服务主要通过空客A321飞机客改货平台,开展机源采购、全流程改装、干湿租赁、工程维修等货机全生命周期服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为“一核”提供技术溢出、应用创新。
“一核”——控股炼石航空。炼石航空是以航空高端制造为主业的跨国企业,旗下英国加德纳是空客公司重要航空零部件制造供应商,旗下成都航宇是我国掌握单晶叶片全流程制造能力的龙头企业之一,参与多款航空发动机叶片研制,已有重点型号产品流水量产。2023年12月,川发航投作为实施主体完成对炼石航空定增控股(持股23.08%)。2024年5月16日,炼石航空实现摘星摘帽,为今年A股首批实现摘星摘帽的上市公司。
“两翼”——航空金融服务。在国际飞机租赁业务方面,2017年与世界500强渣打银行(2023年11月所持股权转让给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合资组建国翔国际飞机租赁公司,投资额5亿美元,是全国第一家由省级国资控制的国际航空租赁平台。现运营机队规模达22架,资产总额55.72亿元,业务拓展至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参考国际专业航空租赁机构Cirium提供的最新排名,国翔公司的机队规模及资产规模均已位居全球第69名,中资公司(含香港)第17名。2018年,国翔公司在全球航空金融论坛和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上,分别荣获“全球最佳新秀奖”和“国际合作奖”。自成立以来,国翔公司克服新冠疫情、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风险挑战,持续保持盈利且增长势头良好,2022年净利润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23年实现净利润1.27亿元,累计宣告分红超2.4亿元,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优秀混改案例。在基金投资业务方面,与成都市及高新区国资平台共同设立总规模60亿元的航空产业投资基金,孵化培育航空电子、商业航天、航空器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现管理规模17亿元,实现了在军用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培训、航电及机电等领域的投资布局,拓展了央地联动合作“朋友圈”。
“两翼”——航空枢纽服务。服务省属国企“1+N”战略,与川航股份合资设立全国首家空客A321飞机客改货平台公司,注册资本金3亿元,开启我省飞机绿色循环经济新模式,于2023年完成国内首架A321客改货飞机竣工交付,完成国内首架民航局适航认证。同时,积极参与我省航空航天重大项目,不断提升服务国省战略能力。一是拟出资4亿元(持股20%)参与国家科技部批复、四川省和中航工业联合筹建的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我国国防创新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创新中心),重点突破高端航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牵头与凉山州、西昌市筹备设立省级商业航天平台公司,承担西部商业航天港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任务,形成我省商业航天核心发射能力,打造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增长引擎。
原文转发2:
7月3日,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一心带队调研川发航投、川发城投。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杨福林,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景平参加调研。徐一心一行先后实地调研加德纳(成都)工厂、成都航宇核心车间、成都航旭生产部装配线和航空口岸贸易区起步区合作项目,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现场汇报,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订单获取、项目推进等方面情况。徐一心在川发航投本部组织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企业历史沿革、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情况。徐一心表示,川发航投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也是高端制造型企业,人才团队趋向年轻化、专业化,近年来产业发展成效良好、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值得充分肯定。他要求,川发航投要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班子成员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加快做优做强做大航空航天主业,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要积极拓展国内外航空航天业务,加大优质产业项目争取力度。要把控股上市公司作为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动力源”,充分发挥资本运营功能作用,围绕产业链加强优质资产并购,夯实可持续发展“基座”。
以上文章表明,大股东整个集团体系都在为炼石航空这“一核”服务,炼石将成为四川国资航空资产的平台,将来陆续并购和培育的优质航空资产都会逐一注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投资退出。
风险提示:通过以上公开报道,不难看出,炼石航空资产注入已是明牌,但短期走势难料,逢低买入持有等待资产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