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11月01日
距今1.6亿年!科学家发现世上已知最古老蝌蚪化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阿根廷科学家在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距今1.61亿年的蝌蚪化石,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蝌蚪化石,为蛙类演化提供新视角。该化石保存状况极佳,显示蝌蚪处于变态尾声,体长近16厘米,且同一地点的成年蛙化石也体型庞大。此发现填补了无尾目演化史空白,为理解两栖动物生活方式转变提供关键线索。

🥇阿根廷科学家在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一枚距今1.61亿年的蝌蚪化石,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蝌蚪化石。该化石保存状况良好,蝌蚪的头部、大部分身体、部分尾部、眼睛、神经系统和一只前肢都保存得相当完好。

🐸蛙和蟾作为两栖动物无尾目的成员,有独特的二阶段生命周期,从水生蝌蚪幼体变态为陆地生活的成体。此前成体蛙化石可追溯至晚三叠纪,但白垩纪前的蝌蚪化石是科学空白,此次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这枚化石蝌蚪体长估计接近16厘米,堪称巨型,同一地点发现的成年蛙化石也被认为是体型庞大的物种,该物种是极少数蝌蚪与成体均保持巨大体型的蛙类之一,研究还指出无尾目在约1.61亿年前已具备典型的二阶段生命周期。

快科技11月1日消息,据报道,阿根廷科学家在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取得了一项突破性发现——一枚距今1.61亿年的蝌蚪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蝌蚪化石,为蛙类(包括蛙和蟾)的演化历程提供了宝贵的新视角。

蛙和蟾作为两栖动物无尾目的成员,共享着一种独特的二阶段生命周期:它们从水生的蝌蚪幼体逐渐变态成为陆地生活的成体。尽管成体蛙的化石记录可追溯至晚三叠纪(大约2.17亿至2.13亿年前),但在白垩纪(1.45亿年前)之前的蝌蚪化石却一直是科学界的空白。

此次发现的化石蝌蚪保存状况极佳,源自中侏罗纪(大约1.68亿至1.61亿年前)的地层。化石中,蝌蚪的头部、大部分身体以及部分尾部清晰可见,甚至眼睛、神经系统和一只前肢也保存得相当完好,显示出这只蝌蚪正处于变态过程的尾声阶段。

令人惊叹的是,这枚化石蝌蚪的体长估计接近16厘米,堪称巨型。此前在同一地点发现的成年蛙化石也被认为是体型庞大的物种。大型体态在无尾目的演化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但此次研究揭示,该物种是极少数蝌蚪与成体均保持巨大体型的蛙类之一。

研究进一步指出,蝌蚪体型结构的关键特征在无尾目的早期演化阶段就已显现,这标志着大约在1.61亿年前,无尾目已经具备了典型的、包含明显变态过程的二阶段生命周期。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无尾目演化史中的一项重要空白,也为我们理解两栖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生活方式转变的复杂过程提供了关键线索。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蝌蚪化石 无尾目演化 两栖动物 巴塔哥尼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