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向奇安信董事长发“求饶信”背后,业内人讲述猎头行业生存状态。
据红星新闻,近日,一封猎头发给奇安信(688561.SH)董事长齐向东的“求饶信”在网上引发关注,也由此引发了有关“猎头获取候选人联系方式合法边界”的讨论。
10月29日,红星资本局采访了3位猎头行业资深人士,聊了聊“求饶信”背后猎头的真实生存状态与行业合规红线。
来自上海的猎头莫小姐(化名)告诉红星资本局,像李某这样通过拍摄公司内部沟通软件界面的获取上千条候选人联系方式的行为,在猎头行业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已经到了违法的边缘,特别是奇安信所在的安全行业,涉及到个人和公司隐私,作为同行并不赞同这种行为。
另一位来自江西南昌的猎头王先生(化名)也表示,李某所说的“如果只从网络渠道招人,猎头是赚不到钱的”,这种说法比较片面。在猎头行业,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线上招聘渠道(招人),或者经朋友、同行转介绍。
并且,王先生提到,猎头没必要在一家公司去“挖”上千员工的通讯录,“看机会的(员工)会在线上挂简历,通讯录中的人有的根本不看机会,有联系方式意义也不大,招聘效率也不高。”
另一位来自苏州的猎头葛先生(化名)也持有相同观点。他告诉红星资本局,只拿到候选人的电话和名字,既不知道候选人的岗位,也不了解他的职业水平,对猎头来说意义不大。此外,目前的招聘平台都是采用虚拟号码,猎头想要获取候选人的真实联系方式,需经对方允许和同意,未经他人允许的方式是不合规的。
猎头行业中,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时有发生。红星资本局发现,在裁判文书网搜索相关关键词,能检索到近百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