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俱乐部 2024年10月25日
整合信息论基础理论:IIT4.0 深入研读|周日直播·整合信息论读书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为了系统梳理整合信息论,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集智俱乐部创始人张江老师领衔发起「整合信息论读书会」。该读书会旨在探讨整合信息论的基础理论框架、近似计算方法、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在复杂系统中的拓展应用、系统临界态,以及机器意识等主题。本周日(10月27日)上午9:00将进行第四期分享,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硕士生杨明哲介绍整合信息论的最新版本——IIT4.0。本次读书会将介绍IIT的公理体系,目前计算Φ的最新版本的流程以及最新的在布尔网络上的计算实验结果,并探讨整合信息论对于理解意识问题的意义。

🧠 **IIT 公理体系概览**:整合信息论(IIT)试图用几何学一般的公理体系来解释意识是什么,意识如何测量。根据该理论,意识对应于一个系统整合信息的能力。IIT 公理体系包括:复合体 (Complex)、区分 (Distinction)、视野 (Purview)、内在信息 (Intrinsic Information)、整合信息 (Integrate Information)、因果关系 (Causal Relation) 等。

🧮 **Φ 的计算**:整合信息论的核心概念是 Φ,它代表一个系统的整合信息量,也即该系统的意识程度。IIT4.0 版本对 Φ 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方法,例如:找到 Complex——意识的载体、Composition 公理——意识的结构、Φ 的整合——意识的度量。

🧪 **布尔网络上的实验**:为了验证 IIT 理论,研究人员在布尔网络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整合信息量与网络的连接强度和节点状态密切相关,支持了 IIT 理论的预测。

🤔 **Being is not doing**:整合信息论认为,意识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存在状态。它强调意识的内在性,即意识是由系统本身的结构和信息整合能力决定的,而不是由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

集智俱乐部 2024-10-25 18:22 北京

10月27日(本周日)上午9:00直播,欢迎参加!


导语


为了系统梳理整合信息论,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集智俱乐部创始人张江老师领衔发起「整合信息论读书会」,希望探讨整合信息论的基础理论框架、近似计算方法,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在复杂系统中的拓展应用、系统临界态,以及机器意识等主题。


整合信息论由理论神经科学家 Giulio Tononi 于2004年左右提出,迄今为止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意识度量指标 Φ 的定义也经历了4个版本的迭代。本周日(10月27日)上午9:00将进行这一系列读书会的第四期分享,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硕士生杨明哲介绍整合信息论的最新版本——IIT4.0。相比于前三个版本,IIT4.0有哪些新的内容?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加入读书会一起讨论交流!






内容简介




科学能否研究意识问题,甚至给意识的程度一个度量指标?整合信息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IIT)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对意识的量化理论。神经科学家 Tononi 已发展该理论二十余年,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有大量丰富的研究。而该理论也因为概念和计算的繁杂广受批评。如今IIT已经迭代到4.0版本,是整个理论的集大成的呈现。或许该理论还远不能解决我们对意识现象的疑惑,但是人类在这个领域里最前沿的探索之一。我们有必要先深入了解它的内容,看它如何一步步计算出意识的程度Φ,然后反思未来对意识问题研究的方向。这次读书会会介绍IIT的公理体系,目前计算Φ的最新版本的流程以及最新的在布尔网络上的计算实验结果。





内容大纲








核心概念



  





主讲人




杨明哲,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硕士生,张江老师因果涌现研究小组成员。研究领域是因果涌现、复杂系统自动建模。





参与方式




直播信息:

时间:2024年10月27日(本周日)上午9:00-11:00

报名参与读书会:

斑图链接:https://pattern.swarma.org/study_group_issue/766?from=wechat


扫码参与「整合信息论」读书会,加入群聊,获取系列读书会回看权限,加入「意识的量化与建模」社区,与社区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沟通交流,共同推动这一前沿领域的发展。


报名成为主讲人

读书会成员均可以在读书会期间申请成为主讲人。主讲人作为读书会成员,均遵循内容共创共享机制,可以获得报名费退款,并共享本读书会产生的所有内容资源。详情请见:意识可以度量吗?整合信息论读书会启动啦!





参考文献



 

[1 ] IIT 4.0 版本

Larissa Albantakis , Leonardo Barbosa , Graham Findlay , et al.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IIT) 4.0: formulating the properties of phenomenal existence in physical terms.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23, 19(10): 1011465

[2] Barbosa LS, Marshall W, Streipert S, Albantakis L,Tononi G. A measure for intrinsic information. Scientific Reports.2020; 10(1):18803.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75943-4 PMID: 33139829


相关论文

[1] Tononi, Giulio, and Olaf Sporns. Measuring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BMC neuroscience 4 (2003): 1-20.

[2] Giulio Tononi. A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of consciousnessBMC Neurosci 5, 42 (2004). https://doi.org/10.1186/1471-2202-5-4

[3] David Balduzzi, G. Tononi. Integrated Information in Discrete Dynamical Systems: Motivation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PLoS Comput. Biol., 2008, 4

[4] S. Amari, Naotsugu Tsuchiya, Masafumi Oizumi. Geometry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rXiv.org, 2016, abs/1709.02050: 3–17

[5] Masafumi Oizumi, 1 , 2 Larissa Albantakis, et al. From the Phenomenology to the Mechanisms of Consciousness: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3.0. PLoS Comput Biol., 2014


相关文章:

整合信息论:我们可以从公理出发推演出整个意识理论吗?

意识更像温度还是生命?



整合信息论读书会


为什么我们在清醒时有意识,而在无梦的睡眠中意识水平大大降低?为什么我们的意识由大脑的某些部分产生,而非其他部分?为什么大脑的特定部分与视觉和听觉等意识体验密切相关?这些具体的问题本质上涉及到,理解决定一个系统产生意识体验的条件,以及理解决定一个系统具有何种意识的条件。整合信息论(IIT)试图用几何学一般的公理体系来解释意识是什么,意识如何测量。根据该理论,意识对应于一个系统整合信息的能力。


为了深入探索意识奥秘,系统梳理整合信息论的理论体系,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集智俱乐部创始人张江领衔发起「整合信息论」读书会,组织对本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深入研读相关文献,激发科研灵感。读书会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整合信息论综述,基础理论框架,近似计算方法,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在复杂系统中的拓展应用,Φ与系统临界态,以及机器意识。2024年9月28日开始,每周六上午9:00-11:00进行,持续时间预计 10 周,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报名参与!



详情请见:

意识可以度量吗?整合信息论读书会启动啦!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读书会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整合信息论 意识 IIT Φ 复杂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