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1927—2011),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计算机科学家。他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而在1971年获得图灵奖。实际上,正是他在1956年的达特矛斯会议上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此外,他还是函数式程序设计语言 LISP 的设计者,以及第一次提出时间共享概念,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计算资源,这一概念成为现代操作系统的基础[1]

John McCarthy,1927—2011

图源:网络

1958 年,麦卡锡来到麻省理工学院(MIT),与另一位图灵奖获得者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在那里成立了人工智能项目,在从机器人学、计算理论和常识推理到人机界面等广泛领域开展了开创性工作[2]。麦卡锡还创造了 LISP(LISt 处理器)语言[3]。它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工具,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他还对代数语言 ALGOL58 和 60 做出了重大贡献。同一时间他还提出了分时概念,并从6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证明计算机程序符合其规格。1962年,麦卡锡搬回加利福尼亚,在斯坦福大学创建了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 SAIL。随着时间的推移,有16项 ACM 图灵奖颁发给了与 SAIL 有联系的人。在1978年发明了非单调推理的周延法,并在20世纪80年代对其进行了改进。

2000年正式退休后,他作为名誉教授继续在那里工作直至离开。

约翰·麦卡锡对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推理有着永不满足的渴望。他对计算机科学的献身精神和广博的知识能力确保了他作为人工智能之父的历史地位。他有着孩子般的好奇心和玩心,生活得很充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曾驾驶飞机、攀登高山。

他的同事、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埃德-费根鲍姆(Ed Feigenbaum)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可能很直率,但约翰总是和蔼可亲、慷慨解囊,尤其是对学生,而且他直到最后都很敏锐。他总是着眼于未来。他总是在发明、发明、发明。这就是约翰。”[4]

你依然可以在他的主页[5]里找到:

    他撰写的一本科幻小说,一定程度上表达他了对家用机器人看法:“Unless you make them really human they will not fit into human society. Better just make them suitable as a kind of tool.”

    对世界、国家以及科学发表的一些评论,包括是否应该建造更多的核电站、宗教是否是一种有益的适应还是进化的意外、对种族主义的恐慌刺激了教育机构对言论自由的违宪限制等等。

    整理好对所有论文、著作、笔记、报告、书评、散文。

参考文献:

[1] https://amturing.acm.org/awardwinners/mccarthy1118322.cfm

[2] McCarthy, John, "Programs with Common Sense," Proceedings of the Teddington Conference on the Mechanization of Thought Processes, 1958.

[3] Levin, Michael, Lisp 1.5 Programmers Manual,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65. The classic manual for the most widely used programming languag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4] https://blogs.nature.com/news/2011/10/aipioneerjohnmccarthydies.html

[5] https://www-formal.stanford.edu/jmc/index.html

文 | 黄一鸣

图 | 朱成轩

—   版权声明  —

本微信公众号所有内容,由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微信自身创作、收集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微信所有;从公开渠道收集、整理及授权转载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属原作者。本公众号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号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号,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