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024年10月23日
不止船司,港口加注建设也缺清洁燃料!但能源端仍有成本担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航运业向绿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港口企业也积极寻求清洁能源供应。目前有多家港口建设清洁能源加注设施,并寻求绿色能源供应。全球港口基础设施投资落后,清洁燃料动力船舶订单不断增加,尤其是甲醇燃料动力船。上港集团已为LNG燃料动力船舶提供加注服务,并计划在年内与马士基再度合作,进行绿色甲醇燃料加注。港口之间也积极建设“绿色走廊”,如上海港-汉堡港绿色航运走廊。然而,能源成本仍是最大难点,绿色甲醇制造前期投入成本过高,产出收益不佳。专家认为,航运燃料选择仍存在不确定性,LNG目前依然是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力量,甲醇、氨等燃料发动机技术不成熟,辅助设施缺乏,还待市场验证。

🚀 **全球港口基础设施投资落后,清洁燃料动力船舶订单不断增加**:根据克拉克森数据,近十年只有250个港口可以做LNG加注,不到200个港口有着岸电,不到40%可以做氨燃料加注,而全球港口总量是6000个。与此同时,清洁燃料动力船舶订单仍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甲醇燃料动力船。截至今年9月,全球已累计确认了367艘甲醇燃料船,比今年4月底的281艘增加了86艘。

🚢 **上港集团积极布局绿色能源加注,计划到2030年,上海港LNG累计加注量达100万方,绿色甲醇加注量达到100万吨**:上港集团为LNG燃料动力船舶在洋山港提供LNG加注,截至目前,该港已累计加注120多艘次,加注量达到73万方。近期上港集团已获相关许可,将LNG加注范围扩大至外高桥地区。在绿色甲醇加注方面,继今年4月与马士基合作在洋山港实现了中国的首次绿色甲醇加注以来,上港集团在持续推动码头仓储设施、加注船的建设工作,目前已有一艘16000方的绿色甲醇加注船,今年年底前还会启动新的LNG加注船建造。

🤝 **港口之间积极建设“绿色走廊”,如上海港-汉堡港绿色航运走廊**:在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的基础上,今年论坛期间,上海港与汉堡港联合宣布共建“上海港-汉堡港绿色航运走廊”。根据合作备忘录,各方将合作推进码头岸电建设和使用,探索并推动建设绿色燃料供应、使用和加注所需的必要基础设施、法规和优惠政策等。

💰 **能源成本仍是最大难点,绿色甲醇制造前期投入成本过高,产出收益不佳**:能源行业人士担忧,绿色甲醇制造前期投入成本过高,产出收益不佳,尤其担忧供给增多后价格快速回落。罗文斌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从企业角度来看,市场未来的需求、能源价格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的国际标准也并不明确,绿色甲醇的技术方案也尚处于试验阶段,尚未真正实现大规模生产。

⛽ **航运燃料选择仍存在不确定性,LNG目前依然是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力量**:专家认为,航运燃料选择也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严新平在会上称,虽然甲醇和氨是当前的热点,但综合技术成熟度、辅助设施完整度、运营的数量和安全性等因素,LNG目前依然是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力量,全球LNG动力运输船的数量快速增长,航运业的燃料从柴油向LNG过渡的趋势更加明显。甲醇、氨等燃料发动机技术不成熟,辅助设施缺乏,还待市场验证,目前还难以满足当前航运市场的需求。


财联社10月23日讯(记者 胡皓琼) 航运业向绿色转型已然是大势所趋,当下不仅船公司,港口企业也在寻求合适的清洁能源供应。在“2024年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期间,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多家港口在建设清洁能源加注,并寻求绿色能源供应。

全球港口加注建设待加强 上港预计年内实施第二次绿醇加注

“全球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落后了,根据克拉克森数据,近十年只有250个港口可以做LNG加注,不到200个港口有着岸电,不到40%可以做氨燃料加注,而全球港口总量是6000个。”克拉克森研究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负责人史蒂夫·戈登在昨日举行的“2024年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国际海运主论坛”上表示。

与此同时,目前清洁燃料动力船舶订单仍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甲醇燃料动力船的订单也在不断新增。根据挪威船级社(DNV)提供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9月,全球已累计确认了367艘甲醇燃料船,比今年4月底的281艘增加了86艘。中远海控(601919.SH)也在今年8月份宣布订造12艘甲醇动力船。

“各类企业基本在商言商,从成本考虑,港口要想吸引更多的船舶靠港,就需要完善除了基础功能外的更多功能,比如加注功能,为挂靠船舶提供更多服务。香港港口也在朝此方向努力。”会议期间,香港船东会董事总经理陈佩珊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港集团目前也有针对绿色能源加注布局。据上港集团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罗文斌介绍,上港集团为LNG燃料动力船舶在洋山港提供LNG加注,截至目前,该港已累计加注120多艘次,加注量达到73万方。近期上港集团已获相关许可,将LNG加注范围扩大至外高桥地区,这意味着今年年底前,洋山、外高桥两个港区都能为船公司提供LNG加注服务。上港集团计划到2030年,上海港LNG累计加注量达100万方,绿色甲醇加注量达到100万吨。

罗文斌还透露,在绿色甲醇加注方面,继今年4月与马士基合作在洋山港实现了中国的首次绿色甲醇加注以来,上港集团在持续推动码头仓储设施、加注船的建设工作,目前已有一艘16000方的绿色甲醇加注船,今年年底前还会启动新的LNG加注船建造。“目前也有计划在年内与马士基再度合作,就绿色甲醇燃料再次进行加注。”

港口之间也在建设“绿色走廊”。在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的基础上,今年论坛期间,上海港与汉堡港联合宣布共建“上海港-汉堡港绿色航运走廊”。 根据合作备忘录,各方将合作推进码头岸电建设和使用,探索并推动建设绿色燃料供应、使用和加注所需的必要基础设施、法规和优惠政策等。

能源端担忧成本居高 航运燃料选择存不确定性

多方对于清洁能源,尤其绿色甲醇燃料的需求在进一步提升。为此,各方开始在绿色能源生产端布局。

日前,上港集团与申能集团、华谊集团(600623.SH)、上海城投集团签订了绿色甲醇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未来在上海金山化工区形成10万吨的绿色甲醇产能。

不少能源公司也在针对绿色甲醇布局。其中,中集安瑞科(03899.HK)绿色甲醇项目首期5万吨产能,预计明年下半年投产;上海电气(601727.SH)在吉林洮南投建的首个规模化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已于年内开工建设;金风科技(002202.SZ)兴安盟风电耦合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也已进入建设阶段。

但对于各方来说,能源成本仍是最大难点。财联社记者了解到,能源行业人士担忧,绿色甲醇制造前期投入成本过高,产出收益不佳,尤其担忧供给增多后价格快速回落。

罗文斌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从企业角度来看,市场未来的需求、能源价格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的国际标准也并不明确,绿色甲醇的技术方案也尚处于试验阶段,尚未真正实现大规模生产。能源价格的波动给产业链各方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而港口提供绿色能源加注,能够抵消能源价格波动带给船公司的风险,同时也能为上游的能源产能带来稳定的消纳渠道。

从燃料选择上来看,专家认为,航运燃料选择也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严新平在会上称,虽然甲醇和氨是当前的热点,但综合技术成熟度、辅助设施完整度、运营的数量和安全性等因素,LNG目前依然是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力量,全球LNG动力运输船的数量快速增长,航运业的燃料从柴油向LNG过渡的趋势更加明显。甲醇、氨等燃料发动机技术不成熟,辅助设施缺乏,还待市场验证,目前还难以满足当前航运市场的需求。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航运 绿色转型 清洁能源 港口 LNG 甲醇 能源成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