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牛牛头条 2024年10月22日
超一半的增量政策還「在路上」,化債序幕即將開啓,近一週披露擬發行規模已達1300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地方隐债化解有新突破,新增专项债置换隐债将逐步常态化。多地披露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增量财政支持力度不断落地。国家发改委表示近一半增量政策已出台实施,四季度增量财政资金规模或远超去年同期,旨在解决企业现金流困境,实现稳经济效果。

🎯除特殊再融资债券外,新增专项债置换隐债将常态化,这是政策突破,多地已披露相关债券额度,部分非重点省份也积极参与发行计划。

💪国家发改委称近一半增量政策已出台实施,2025年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争取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支撑经济增长。

📈四季度增量财政资金规模或超去年同期,用于化债的额度或在3万亿以上,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让政府有更多财力用于各项支出。

🔍业内人士对新增专项债的用途、规模等进行分析,如部分特殊新增专项债或用于化解隐债风险,预估今年特殊再融资债券规模等。

目前针对地方隐债化解,除特殊再融资债券以外,新增专项债置换隐债或也将逐步常态化,这是对原本新增专项债不得用于置换存量债务在政策上的突破。

增量财政支持力度在不断落地。

随着近日财政部在国新办上表示,除了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以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当前多地纷纷披露新一轮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近一周内已披露拟发行1300亿元,部分非重点省份如广东、江苏、福建也开始积极参与到特殊再融资债券的发行计划中,新一轮大规模隐债置换即将开启。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目前针对地方隐债化解,除特殊再融资债券以外,新增专项债置换隐债或也将逐步常态化,这是对原本新增专项债不得用于置换存量债务在政策上的突破。

此外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发改委今日表示,目前近一半增量政策已出台实施,还有一批政策如最大限度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等已“在路上”,同时2025年我国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进一步优化投向,抓紧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加快建设,争取在年内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四季度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据机构人士测算,四季度增量财政资金规模或远超去年同期,仅用于化债的额度(特殊再融资债+新增专项债)或在3万亿以上,主要解决企业现阶段现金流困境,让政府能腾挪出更多财力用于归还对企业的欠账、投资建设和民生支出,实现稳经济的效果。

在国新办2024年10月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首次透露,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这一数字高于此前约1.5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12个高风险地区的化债规模。

“这部分新增化债资金差额或来自新增专项债”,某业内评级专家对财联社表示,可以看到,自今年6月以来,河南、辽宁、新疆、甘肃、陕西等地陆续集中发行了一种“特殊”的“三无”新增专项债(无“一案两书”、无项目资金使用规模、无具体项目名称),或是因为这些项目涉及隐债,若以新增专项债置换隐债,有利于化解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隐债风险。

据国联固收团队统计,截至目前已发行8210亿元的该类特殊新增专项债,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江苏(800亿元)、新疆(632亿元)和四川(615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这部分或来自于中央财政2024年以来安排1.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中,非结存限额部分,也是蓝佛安所表述的“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部分。

“这部分资金用于会倾向于模糊化,但仍会延续去年财政化债的资金用途,可能考虑到新增项目现金流覆盖不足,部分资金会优先解决现有流动性问题,部分省份‘砸锅卖铁’严格来说并不可取”,上述评级专家表示。

此外国联固收分析师李依璠对财联社表示,目前全国28个省市已公布的提前下达和第二批下达的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总计为4.33万亿,若参考年初中央财政代编预算口径,2024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大约为4.85万亿,差额的0.52万亿仍是可作为一次性提升化债额度的空间。

“按照该口径估算,今年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预估规模或在2.34万亿以上,超过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2万亿,较为符合‘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的论述”,李依璠表示。

此外,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目前,今年700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下达,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里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也全部落实到项目。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和各地方,按照符合投向领域、前期工作成熟、具备下达条件的标准,筛选确定了两个1000亿元提前批次的项目清单,按程序已经下达,并将适当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地方项目的支持比例,并发挥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带动作用,切实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此前几轮化债试点动用的额度均来自结存限额,如果月底人大会议调高债务限额,则相关政策规模或更大,不过目前来看,财政化债的支持力度已经较为充分,真正落地到地方政府项目,巩固基层“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或还需要金融化债机构的协调和配合。

编辑/ric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地方隐债化解 新增专项债 增量财政 特殊再融资债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