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024年10月19日
中国科学院成果再登《自然》:我国研发出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目前最高光电转化效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李永舫、孟磊团队与德国波茨坦大学 Felix Lang 教授合作,通过将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有机太阳能电池结合构建了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了 26.4% 的光电转化效率,为目前这类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该成果为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降低电压损失提供了全新思路,将有力促进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 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该技术将宽带隙钙钛矿材料作为顶电池,窄带隙有机活性层作为底电池,大幅拓宽可利用太阳光谱范围并降低能量损失。同时,钙钛矿子电池可以过滤高能量光子以保护有机活性层、防止其光降解;有机子电池可以作为封装层隔绝水氧,提升环境稳定性,叠层结构还缓解了钙钛矿顶电池负极处离子扩散问题,提升了稳定性。

🧬 顺式钝化分子(cis-CyDAI2)的应用:研究团队发现,具有顺反异构特性的 1,4-环己二胺分子能够有效钝化宽带隙钙钛矿表面,其中顺式钝化分子(cis-CyDAI2)表现出优异的钝化效果。通过理论计算、X 射线研究和光致发光量子产率测试,证实了 cis-CyDAI2 处理的钙钛矿薄膜具有更高的理论开路电压。

📈 提升开路电压和效率:cis-CyDAI2 的应用导致宽带隙钙钛矿表面费米能级上升,削弱表面钉扎效应,与电子传输层有更好的接触,最终在具有 1.88 eV 带隙的宽带隙钙钛矿单结电池中获得了 1.36 V 的开路电压与 18.4% 的光电转换效率。该策略为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降低电压损失提供了全新思路。

🚀 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未来:该研究成果为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降低电压损失提供了全新思路,将有力促进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推动更高效、更稳定的太阳能电池技术的进步。

IT之家 10 月 19 日消息,近年来钙钛矿材料在光伏领域的潜力不断被人们发掘,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屡创新高。

为进一步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李永舫、孟磊团队与德国波茨坦大学 Felix Lang 教授等合作,实现了开路电压 1.36 V、光电转化效率大于 18% 的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的提升是提高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关键因素)。

团队将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有机太阳能电池结合构建了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了 26.4% 的光电转化效率(经第三方认证为 25.7%)。

▲ 图 1c 即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以及扫描电镜截面图

该成果为目前这类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为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降低电压损失提供了全新思路,将有力促进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电池的发展。IT之家查询发现,相关成果已于 10 月 14 日发表在《自然》正刊上(DOI:10.1038 / s41586-024-08160-y)。

据官方介绍,相较于其他种类的叠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 / 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而备受关注。在钙钛矿 / 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中,采用宽带隙钙钛矿材料作为顶电池吸收短波长太阳光,采用窄带隙有机活性层作为底电池吸收近红外长波长太阳光,大幅拓宽可利用太阳光谱范围并降低能量损失。同时,钙钛矿子电池可以过滤高能量光子以保护有机活性层、防止其光降解;有机子电池可以作为封装层隔绝水氧,提升环境稳定性,同时叠层太阳能电池的中间透明电极层还可以缓解钙钛矿顶电池负极处离子扩散等问题,从而使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优于单结钙钛矿和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另外,钙钛矿 / 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也保留了可溶液制备太阳能电池的本征优势。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宽带隙钙钛矿吸光层与 C60 电子传输层界面处经常存在严重的界面复合,表面态诱导的导带费米能级钉扎效应会造成电压损失。为降低界面处的电压损失从而提升太阳能电池效率,钝化宽带隙钙钛矿吸光层与 C60 电子传输层的界面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李永舫 / 孟磊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钙钛矿 / 有机叠层太阳电池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研究了具有顺反异构特性的 1,4-环己二胺分子对于宽带隙钙钛矿表面的钝化机制(图 1a),系统性地揭示了两种顺反异构的钝化剂分子所导致的钙钛矿表面结构差异,最终筛选出拥有优势构型的顺式钝化分子(cis-CyDAI2)。结合理论计算与 X 射线研究了顺反两种钝化剂分子结构导致的钙钛矿表面结构差异,通过研究不同钝化分子处理的钙钛矿薄膜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提取得到了相应的准费米能级分裂(图 1b),发现 cis-CyDAI2 处理的钙钛矿薄膜有更高的理论开路电压。

进一步地,他们通过紫外光电子能谱与表面开尔文力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发现,cis-CyDAI2 会导致宽带隙钙钛矿表面费米能级上升,削弱表面钉扎效应,与电子传输层有更好的接触。最终在具有 1.88 eV 带隙的宽带隙钙钛矿单结电池中获得了 1.36 V 的开路电压与 18.4% 的光电转换效率。该策略为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降低电压损失提供了全新思路。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 叠层太阳能电池 光电转化效率 开路电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