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几个核心用户细聊了一下,这一版交互又要废弃了。又找了几个同在创业的小伙伴聊了一下,都劝我说没必要,你们速度太慢了,话术都出奇地统一,你看网红开发 leviso 一年做了 70+ 款产品,最后只做成了 4 款,你们这搞完黄花菜都凉了。对吗?对,也不对。快速做 PMF 验证当然是对的,但这一步我已经在吉光卡片上验证过了。另外就是从用户视角出发,让我用那些交互上/视觉上有瑕疵的半成品,我是做不到的。主要是我没发现倒还好,但如果发现有问题,让我蒙住眼睛假装看不到那肯定不行 ?另外如果你把时间线放长,就会发现一个用户的特征,就是人大概率是可以忍受短期的不爽,但没办法忍受长期的哪怕一点点痛苦。所以如果思路是想做长期用户粘性的产品,那交互、视觉等等细节得打磨是省不掉得。尤其是视觉类产品,这里妥协一点,那里糊弄糊弄,到最后很快就变成二三流的产品。并且我也发现了,按照我们这个精力,即使是做矩阵,实际上沟通运营成本也很高。但如果按照打爆款的思路,把精力聚焦在少数几个产品上,或许会更省力。在多个赛道抓瞎的精力,省下来好好打磨一个产品或许更好呢?创业最后拼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心力。在单个产品上持续打磨,你越熟悉它,到后来是越省心力的。不同产品的商业模型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在不同产品之间切换,看不见的边际成本是很高的。我们算账除了明面上的成本外,还要关注看不见的成本。与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