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0月18日
日铁献给美国的投名状:剪断与宝武的合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日铁并购美钢一事波折不断,涉及多方面因素。日铁欲借此响应日本经济安保政策,提升自身地位,同时看好美国市场前景。但该并购面临诸多困难,如工会反对、政治家态度不一等。

日铁并购美钢的背景:日本曾是钢铁技术强国,后被中国超过。2024年日铁欲并购美钢,此前已解除与宝武钢铁合作,以进入美国市场并提升自身产量排名。

并购面临的阻碍:全美钢铁工会不买账,美国政治家也多持反对态度。美钢股价下跌,经营不振,工人失业,各方在反对的同时未提出重振企业的方法。

日铁并购的考量:认为并购有政治意义和经济效益,可响应美日政策,填补美国钢铁市场空缺,还能获得北美铁矿资源及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助其重回世界前三。

并购的风险与质疑:在美国外国投资大型生产型企业成功案例少,日铁此举风险大,且其帮助美国对抗中国的意图明显,前景不被看好。

谁也没有想到,日本制铁并购美国钢铁(美钢原本是日本企业抛弃中国、为重振美国钢铁制造业献给美国的投名状,但在2024年11月20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来前,并购推进得相当艰难。

在日本成为家电、汽车、数码产品制造大国之前,是世界最有钢铁技术的国家。钢铁生产量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叶起,就挤进世界第一阵营,进入80年代以后更是将美国甩到了后面,一国独自领跑全球,直到90年代中期以后,才渐渐被中国超过。

到了2023年,世界前四中,中国钢产量为10.19亿吨,印度1.37亿吨,日本0.89亿吨,美国为0.80亿吨。

在日本钢铁业超越美国之前的几十年里,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一直是美国。能够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美国钢铁生产量能压倒世界任何国家,日本根本不能和美国比拟。

然而,二战后日本从国外引进了技术,钢铁产业迅速崛起,最终超过了美国,到2018年印度钢铁产量超过了日本之前,一直维持着世界第二的钢铁生产能力,但在技术上日本企业认为自己才是世界老大。

进入2021年以后,日本经济政策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开始导入经济安保概念,日本媒体认为,所谓的经济安保只针对一个国家,那就是中国。

一方面日本经济依旧需要中国市场,在这里获取远远超越其他国家的利润率;

另一方面,日本用经济安保的法律形式,严格限制高科技方面与中国的往来。自认为技术上高过中国一筹的日铁,在这样的经济安保政策下,于2024年7月23日宣布解除与宝武钢铁的合作。

在中国之外的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尤其在高科技、最新产品上抛弃中国,坚定地与美国合作,同时在印度等新市场获得产量上的增长,日铁是这样走的,更多的日企将会步日铁后尘,让中日经济关系发生重要变化。‍

日铁用55美元收购美钢不到41美元的股票

2024年2月28日,日铁公开说,在并购美钢一事上,已经与全美钢铁工会签订了保密协定。日铁并购美钢一事大白于天下。

对于日铁公开的信息,全美钢铁工会并不买账,依旧持反对意见。工会强调,尽管和日铁签订了保密协定,但双方均可根据各自的需求就协商过的内容对外发布信息,各自去争取舆论、政治家的支持。

言外之意,工会希望美国政治家干涉,而日铁方面也希望造出舆论,让美国民众觉得工会基本同意了并购,政治家、官员不在并购问题上制造太多的麻烦。

美国舆论立即波涛汹涌了起来,美国钢铁公司冠有“美国”一词,是美国的象征,怎能轻易让一家日本企业并购?

3月14日,现任总统拜登公开说“美国钢铁应该一直是家美国企业,这点不可或缺。”表明了反对来自日本并购的态度。

与拜登争夺下任总统的特朗普,早在1月底就已经公开说“我会立即阻止。”两位争夺下任总统的候选人均已经表明了反对态度。

拜登还亲赴美钢所在地匹茨堡,对全美钢铁工会会员说:“美国钢铁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象征着美国的企业。”言外之意是不能把美钢卖给日铁。

不过,拜登等美国总统候选人也都有难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钢已经在世界钢铁业的竞争中不断败退,到了现在仅仅排在世界第24位。2023年还传出美钢“卖身”的消息。但要是卖给日本企业,感情上有些让美国选民过不去。

其实纵观世界钢铁企业,除了日铁外想去并购美钢的企业几乎找不到一家。匹茨堡的钢铁工人已经有15万人失业,如果美钢继续经营不振的话,更多的工人依旧需要加入到失业者人群中。

反对日铁并购,政治家想通过在心理上同情企业,获得钢铁工人的选票;工会高声反对,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想维持现有会员的工作,让企业能够卖出个高价。

政治家、工会只谈反对,绝口不谈如何让钢铁企业重新振作起来的方式方法。美钢资方则见机就说,如果日铁并购不成,自己只能关闭钢厂,消减职工人数,将总部搬到其他州去。

2024年3月13日,美钢的股价已经跌到每股40.86美元。3月15日,为了能够顺利并购美国钢铁公司,日铁决定在执行投资2万亿日元计划,以每股55美元报价并购美钢的同时,再追加10%的投资,决意拿下此项目。

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的日铁收益只有9269亿日元,拿出比两整年还要多的收益,去并购一家十年中七年亏损的企业,日铁这个账是怎么算的,费人琢磨。

美国钢铁不足,关税高昂

日铁执意并购美钢,既有响应日本政府经济安保政策、协助美国振兴那里的钢铁产业的政治意义,也有在经济上能够获取效益的信心,可谓一举两得。

首先,在日铁看来,日本的“经济安保”,美国“脱钩”或者“去风险”政策,就是巨大的商业机会。

不论是谁当选为下任美国总统,对中国的“脱钩”或者“去风险”政策均不会发生转变,尤其如果特朗普当选,会更加提升美国对国外产品的关税。

美国一年使用1亿吨钢铁,但国内只能生产8000万吨,市场空缺2000万吨钢。但美国不仅不会从中国进口钢铁,甚至对从日本等同盟国进口的钢铁也会课相当高的关税。

此时到美国本土去生产钢铁,既是政治正确,同时又能获得不错的市场前景。

日铁高管在回答日本媒体采访时,强调了这两年美国钢铁的盈利能力。该公司2023年大致一年获利10亿美元,折算成日元大致为1500亿日元,这样的话,大致14年时间能够回收并购成本。

按日本媒体的说法,目前亚洲一吨钢的价格为600美元左右,美国则为1100美元,美国已经比中国高出了将近一倍,今后如果美国一直执行高关税政策保护国内市场,国内钢铁又需求旺盛,钢铁涨价空间较大,回收并购投资的时间也许能够更短。

其次,在资源和技术层面,日铁更看好北美的铁矿资源及美国钢铁的电炉技术。2023年11月14日,日铁向加拿大的矿山企业泰克资源出资2000亿日元,获取了该公司20%的股份。这样一来,该公司已经能够在北美获得稳定的铁矿资源。

在冶炼技术上,美国企业更擅长电炉炼钢,而电动车等新产业需要的电磁钢板相对不足。日铁的相关技术正好能够填补美国市场。

第三,日铁一直希望能够重新回归世界前三的地位。按照2024年6月6日世界钢铁协会发表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4》,2023年日铁的钢产量为4466万吨,居世界第4位,美钢则为1575万吨,居第24位。

日铁并购美国钢铁后,其产量提升至6041万吨,超过第三名鞍钢集团,排在宝武集团及印度的安塞乐米塔尔之后,拿下世界前三的排名。

断绝与宝武的关系及日铁风险

2024年7月23日,日铁宣布“解除与宝山钢铁的合资事业,从相关事业中撤退”。

日铁宣布的“宝山钢铁”是该公司一直使用的旧名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刚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时,日铁的前身“新日铁”决定向宝山钢铁厂转让现代钢铁技术,于是有了1985年点火炼钢的宝山钢铁厂。

一开始时宝钢的年产量不过300万吨,根本不能和新日铁比,但现在已经发展为宝武集团的宝钢,即便新日铁在2019年与住友金属工业合并,成为日本制铁,但产量上依旧不及宝武的三分之一。

但日铁一直自认为在技术上尚能高人一筹。笔者私下与日本钢铁专家沟通时,他们吐露的心里话是,个别产品确实还能高过宝武,但绝大多数产品质量不相上下,在价格上比日本要高出许多。

日铁从2004年起开始和宝武合作生产当时比较紧缺的汽车用钢板,但这几年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向电动车转型,日本汽车虽然在中国市场上还有较高的占有率,但明显每况愈下,今后在电动车方面赶超中国企业的希望不大,对钢板需求开始缩减。

电动车用的钢板属于日本政府管控的内容,日铁不愿意拿新技术与宝武进一步合作。

进入美国市场更需要厘清与中国的关系,日铁自然愿意将断绝与宝武的关系作为进入美国的投名状。

2024年9月4日,日铁在公司主页上发文称:“日本制铁坚信,此次并购能够强化美国钢铁公司及其在美国国内的生产能力,通过向美国国内引进最先端的技术,强化美国产业基础及供应链,强化美国的国家安全保障。这些将能够提升与受到国家支援的中国钢铁企业对抗时的竞争能力。”

帮助美国对抗中国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

目前,在美国还很少有外国投资的巨大生产型企业获得成功的前例。2006年东芝公司出资54亿美元巨资,并购了美国核电企业西屋公司,为后来东芝经营失败,退出股市并重组埋下了伏笔。

中国企业福耀玻璃在美国的遭遇,日本媒体几乎一个字也没有报道过,估计日铁对此一无所知。这两年台积电、韩国三星前后去美国建半导体工厂,劳动者的严重缺乏,工作意识的极度欠缺,让台积电、三星均不能按计划进行相关的建设。

再往前回顾一下日本钢铁企业以往的对美投资,不论是1984年日本钢管并购美国“国家钢铁公司”、1985年住友金属工业与LTV公司在电锌电镀方面的合资、1987年新日铁与英格兰钢铁在冷轧淬火方面的合资、1989年川崎制铁与Armco Inc公司的合作,还是1989年神户制钢所与美国钢铁的无缝钢管等事业的合作,均在21世纪到来前后以失败告终,相关历史似乎已经无人知晓。

2007年曾有电影《投名状》在中国火过一把。电影中的三兄弟地位提升后,野心与分歧也随之增大,此时遭遇朝廷欺诈及官府黑暗,最后自相残杀起来。

忘却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钢铁投资美国悉数失败,也不谈最近这些年东芝、福耀玻璃、台积电及三星的遭遇,期待日铁最后能在美国获得成功,美国钢铁业能够因此重振雄威的人,除了日铁高管外,在世界其他地方能够寻找到几人呢?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日铁 美钢 并购 钢铁产业 经济安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