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转自学生qq动态 今天(10月17日上午9:00)举行的座谈会告一段落,领导传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保卫部将会逐步淘汰校园内的全部学生自有电动车,以共享单车代之。座谈会未能达成任何口头或书面协议,全会录音如下:{url:https%3A//www.urlshare.cn/umirror_url_check_wv=1&srctype=touch&apptype=android&loginuin=2311305973&plateform=mobileqq&url=https%253A%252F%252Fmeeting.tencent.com%252Fcrm%252FldJwrBq27a&src_uin=1325276351&src_scene=311&cli_scene=getDetail,text:网页链接} 根据我们收集到的问卷(学生制作面向学生的问卷)数据,94%的学生认为电动车回购价格低,61.45%的学生没有上牌,91.23%的学生认为上牌难,86.96%的学生认为强制清理政策不适当。有95.73%的同学认为,当前校内的共享电动车无论是在供应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由于有厦门大学的前车之鉴,有90.52%的学生担心,日后校方会随着切所谓的一步一步收紧的政策,全面禁止了自用电动车的存在。 我们的问卷数据与校方发出的“问卷”导向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按照我们的调查,我们武汉大学的学生并不愿意被以这样的价格收购电动车(图1),一方面是因为自有电动车的确会方便我们的出行,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价格设置不合理(见图2),很多新生刚买的车,自然不愿意五折出售给学校。 在会议中我们提出了诉求(视频1:11:40~1:16:35),首先说明校方的调查与我们进行的私下调查结果不符,紧接着阐明了学生的主要顾虑: 根据学校规定,线下上牌的截止日期是8月31日,那个时候学生大多还没到学校,更不用说24级新生,完全没有上牌的机会。 学校收购价格过低,虽然有所谓的“免费骑行”补偿,但是在收益上,学生仍然是亏损的。 因为车牌供给不足,导致黑市交易十分普遍(见图3)。有时一个车牌的价格比二手电动车还要高。 关于僵尸车的认定问题相当模糊,学生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仅仅因为没有上牌就被划为僵尸车。(见图4) 校车的路线设计不合理,班次也太少,难以满足需求。 现在学校内有16000余辆私有电动车,按照学校每回购6辆就投放一辆共享电动车的数据,共享电动车也只能新增两千余辆,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出行需求。 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校方没有给出解答,而是以沉默应对,之后在没有做出回应的情况下直接请下一位同学发言。 对于私有电动车,校领导表示武汉大学这么多学生,这么多老师和家属,要是都去购买电动车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如果改为共享电动车,学校可以统一管理,降低事故率。 在会议的1:27:20,校领导明确了他们的立场,为了学生安全考虑,学校的总体方向是限制私有电动车的数量增长,并“在五到十年内建设一个没有私有电动车的珞珈山”。 在1:32:50,告诫学生家丑不可外扬,要维护学校的荣誉。比如北大清华的学生从来不会在校外说学校的不是。并且认为有些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应当好好教育,不能只想享受权利不能承担义务。 之后领导又对他求学的时光进行了追忆,称他上学的时候从来就没有电动自行车,都是靠走。 直到会议的最后领导依然没有对我们的问题作出具体回应,也没有与学生达成任何口头或纸面承诺。 我们不会因为校方的不闻不问而停止争取我们的合法权利,望武汉大学有需求的同学加入图5的qq群,一起友好讨论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