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10月17日
卫龙辣条陷日本召回风波,禁用添加剂惹争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卫龙辣条因含有日本禁用的食品添加剂TBHQ,在日本被召回,引发热议。卫龙回应称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安全合规,但日本当地食品卫生法不允许使用TBHQ。卫龙的半年业绩表现亮眼,但其核心品类——调味面制品的销量却持续下滑,价格上涨也引发消费者抵触情绪。卫龙将魔芋爽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但魔芋爽也因缺斤少两事件引发争议。卫龙在营销方面投入巨资,但频频因营销卷入争议之中,且产品研发投入不足,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卫龙辣条因含有日本禁用的食品添加剂TBHQ,在日本被召回。卫龙回应称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安全合规,但日本当地食品卫生法不允许使用TBHQ。这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安全标准上的差异,也提醒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法规和标准。

📉卫龙的半年业绩表现亮眼,但其核心品类——调味面制品的销量却持续下滑。2022年,调味面制品销量同比下滑22.21%,2023年销量同比下降17.4%。价格上涨也引发消费者抵触情绪。卫龙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保持持续增长。

👎卫龙将魔芋爽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但魔芋爽也因缺斤少两事件引发争议。卫龙在营销方面投入巨资,但频频因营销卷入争议之中,例如魔芋爽的“15秒视频22个‘di’”的电梯广告被批评为“噪音污染”,辣条包装上的宣传语被指责涉嫌低俗营销。卫龙需要反思营销策略,避免过度营销,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

📈卫龙在产品研发投入方面略显不足,未来发展面临挑战。辣条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卫龙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孵化出下一个大单品,才能从同质化的辣味零食赛道中脱颖而出。

🧐卫龙的案例提醒我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体验。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含当地禁用物质,卫龙辣条在日本被召回!

近日有消息称,因被检测出日本禁用的食品添加剂TBHQ,超43公斤的卫龙亲嘴烧产品在日本被召回,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10月16日,卫龙回应“红星资本局”称,系国家间标准不一样,产品符合中国标准,安全合规,消费者可放心食用。对于亲嘴烧后续能否在日本售卖的问题,卫龙表示按照日本标准调整配方就可以。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TBHQ最大限量为0.2g/kg,卫龙官网今年上传的有关亲嘴烧产品的检测报告显示,送检产品TBHQ含量均符合要求。然而,日本当地食品卫生法不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TBHQ。

卖不动了

被誉为“辣条第一股”的卫龙发布的2024中期业绩公告显示,公司总收入为29.39亿元,同比增长26.3%;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38.9%;毛利14.62亿元,同比增长32.2%,毛利率49.8%,同比增长2.3%。在当前消费预期疲软、消费活力减弱的大背景下,卫龙的半年成绩还能收获营收、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实属不易。如果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卫龙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卫龙总收入为人民币48.71亿元,同比增长5.2%。而在2019年至2021年,卫龙营收同比分别实现23.01%、21.73%、16.5%的增长。去年的单位数营收增速,显然无法与之前的双位数增速相提并论。2020年,卫龙创始人刘卫平曾立下2022年销售额达100亿元的雄伟目标,遗憾的是这百亿营收目标到现在也没有达成。卫龙的核心品类——调味面制品的销售表现,也不尽如人意。2022年,调味面制品销量同比下滑22.21%,较2021年少卖了4.3万吨。2023年,调味面制品销量12.44万吨,同比下降17.4%,与2022年相比,又少卖出了2.62万吨。此外,卫龙调味面制品的产能利用率也在下滑,且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年报显示,2022年—2023年,卫龙调味面制品产能利用率分别是57.1%、48.3%。

或许,正是由于调味面制品的价格不断攀升,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2019年至2023年,公司调味面制品每千克平均售价分别为14.3元、15.0元、15.1元、18.1元、20.5元,5年里累计涨幅约为43.36%。相关话题“卫龙辣条价格暴涨比肉贵”曾登上热搜榜单,这种涨价策略或许会增加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不过,卫龙将以魔芋爽为代表的蔬菜制品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卫龙蔬菜制品营收为21.19亿元,同比增长25.1%,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43%;销量则由约5万吨涨至约7万吨。只不过蔬菜制品的价格却是在下调,2023年销售单价为29.6元/kg,同比下降4.82%。尽管魔芋爽的业绩表现不俗,但仍需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盐津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口水娃、来伊份等品牌纷纷涉足其中,规划了魔芋爽等休闲零食产品。

营销翻车

下一个魔芋爽级别的大单品还未出现时,魔芋爽先爆了个雷。

今年5月,有消费者反映包装上明确标注着每包重15克的卫龙魔芋爽,带包装称重实际重量分别为12.6克和8.9克,均未能达到包装上所标明的重量。当消费者向卫龙客服提出问题时,却遭到客服质疑“你不是普通消费者吧”。最终,卫龙公司不得不两次发布道歉声明,称内部已展开了产品生产、品质检测等自查工作。魔芋爽缺斤少两,但卫龙在营销方面可是下足了功夫。2019年—2023年,卫龙经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2.81亿元、3.71亿元、5.21亿元、6.33亿元、8.0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2019年的8.3%上升至2023年16.6%。其中,用于广告及推广的费用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累计投入超5亿元。然而,卫龙在营销方面投入巨资,却频频因营销卷入各种争议之中。今年4月,卫龙魔芋爽一段“15秒视频22个‘di’”的电梯广告被广大网民批评为“噪音污染”,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讨论。4月22日,卫龙相关负责人向“中新经纬”表示,目前,该广告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音量调整,降至10分贝。

2022年,卫龙辣条的部分外包装上分别印有“约吗”“贼大”“强硬”等宣传语,被指责涉嫌低俗营销。相关话题“卫龙辣条包装被指打低俗擦边球”登上热搜引热议。河南漯河市监局广告监管科也介入调查。最终卫龙回应,决定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生产,同时进行版面文案及设计的优化。较于营销上布局投入,卫龙在产品研发投入略显不足。辣条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从目前来看,卫龙距离销售额达100亿元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从同质化的辣味零食赛道中脱颖而出,孵化出下一个大单品,是卫龙待解的难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熵”(ID:baoliaohui),作者:依曼,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卫龙 辣条 食品安全 营销 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