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超公司可能迎来新一轮投资方变动,最新调整的公司可能是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
10月15日晚,高鑫零售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9月27日收到一位有意要约人的接触函,表示有意就高鑫零售全部已发行股份提出附先决条件的自愿有条件要约,高鑫零售因而在港交所短暂停牌。目前,高鑫零售控股股东阿里巴巴正在与有意要约人商讨,但尚未达成相关协议或交易。高鑫零售已于10月16日在港交所恢复交易。
2015年,阿里巴巴提出了“新零售”战略,目标是通过革新线下零售,取得新的增长空间。随后,阿里巴巴自2017年开始大力投资线下零售行业,包括银泰商业、百联股份、苏宁易购、居然之家等,投资额达数百亿元。
高鑫零售则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标的之一,耗费了阿里巴巴超过500亿港元。2017年11月,阿里巴巴向高鑫零售投入约28.8亿美元(约合224亿港元),合计持有后者36.16%的股份。2020年10月,阿里巴巴继续增资280亿港元,在高鑫零售的持股比例增至72%,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目前,阿里巴巴通过全资附属公司间接持有高鑫零售已发行股本约73.66%。
2020年12月,时任阿里巴巴副总裁林小海接手大润发CEO职位,开始调整大润发的业态。2023年4月,林小海在大润发生鲜新零供大会上公布了大润发新的战略调整,包括改善门店商品、线下履约、体验服务以及多业态组合,多业态创造高鑫零售第二增长曲线。而后,大润发开始推出中润发、小润发等门店,还开始尝试会员店。
但是高鑫零售转型过程并不如预期。2018年开始,高鑫零售营收连续下滑,截至2022年3月底的2022财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2023财年扭亏后,2024财年再次亏损。现在,在披露可能出售的消息的同时,高鑫零售也公布了新的盈利预期,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前6个月税后利润约1.5亿元至2亿元,上年同期税后亏损3.78亿元。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在新的管理层领导下开始剥离非核心资产。今年2月的财报会议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回应称,2024财年至今的9个月中,阿里巴巴已经退出了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蔡崇信还表示,资产负债表上依然存有部分实体零售业务,“这些也不是我们核心聚焦的,如果能够完成退出的话,也是非常合理的”。
高鑫零售同样属于阿里巴巴计划剥离的实体零售业务,市场也已经陆续传出收购方的消息。今年3月有市场传闻称,阿里巴巴计划向中粮集团出售大润发与盒马,大润发预估100亿元,盒马预估200亿元。但是阿里巴巴否认出售这两项业务。
如今,高鑫零售的公告正式披露了出售的可能性,但是收购方仍然不明确。今年10月初,市场传出高瓴资本、德弘资本等潜在投资者考虑收购高鑫零售。目前,关于高鑫零售收购方的最新可能是高瓴资本、润泰集团与KKR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