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2024年10月14日
网红小家电,割不动年轻人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曾经风靡全网的厨房小家电,如今却遭遇了消费者的冷落,从网红爆款沦为“厨房废物”。空气炸锅、煮蛋机、破壁机等产品,沦为闲置的“智商税”。从“精致女孩”的vlog到“真实生活”的回归,消费者开始对“伪需求”和“营销点”产生质疑。本文将探讨厨房小家电遇冷的原因,分析其背后的消费趋势和行业现状,并思考如何回归产品本身的价值,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 **“好用不贵”的梦碎:**厨房小家电的流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致生活”的营销,但“好用”和“不贵”难以共存。低价策略牺牲了产品功能,导致产品实际体验不佳,无法满足消费者真实需求。例如,水果原汁机清洗繁琐,刀具消毒机尺寸限制,炒菜机功能单一,冰淇淋机制作效率低。

💸 **营销驱动而非产品力:**厨房小家电的爆红,是“内容力”驱动而非“产品力”驱动。网红博主通过精心策划的vlog,营造出“精致生活”的假象,吸引消费者为“想象中的需求”买单。但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逐渐认清了“精致生活”的本质,不再盲目追随。

🏘️ **“非刚需”的消费减少:**随着经济环境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非刚需”的消费大量减少。年轻人更加理性,不再轻易为“生活方式”付费。同时,疫情期间的宅家生活结束后,人们回归了正常的生活节奏,对厨房小家电的需求也随之降低。

🍳 **产品功能单一,缺乏创新:**厨房小家电的功能普遍单一,缺乏创新性。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同质化产品,价格竞争激烈,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相比之下,具备复合功能的厨房电器,如蒸烤炸一体机,更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 **市场竞争激烈,品牌缺乏差异化:**厨房小家电行业竞争激烈,品牌之间缺乏差异化。很多品牌采取“广撒网”式的网红爆款打法,快速迭代产品,但缺乏长期积累和品牌价值。

🏘️ **中国厨房空间有限,产品设计不合理:**中国家庭厨房空间普遍较小,厨房小家电的尺寸和功能设计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 **消费者对“伪需求”产生逆反心理:**消费者逐渐意识到,很多厨房小家电是“伪需求”,并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不再愿意为“精致生活”的假象买单,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

🤝 **回归产品本身的价值:**厨房小家电行业需要回归产品本身的价值,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品牌需要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功能设计,注重用户体验,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厨房电器将更加注重复合功能和智能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例如,蒸烤炸一体机、智能烹饪机、自动清洁电器等产品,将成为市场发展趋势。

✨ **结语:**厨房小家电的“爆冷”警示我们,营销不能替代产品力。只有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 **反思:**厨房小家电的“梦碎”,也让我们反思“精致生活”的意义。真正的美好生活,应该源于内心,而不是虚假的包装和营销。

风向变得太快了,前几年还在狂推厨房小家电的家居博主,已经开始做“厨房鸡肋电器排行”了:

5个最鸡肋的厨房小家电,除了高颜值啥也不是,买了就想扔了!

不止是已经被吐槽很久的“积灰大户”空气炸锅,各种帖子和评论区受害者没有放过每一个有姓名的小家电:

“早餐机煎个鸡蛋老半天,有这功夫一筐鸡蛋都煎完了,做个早餐至少早起半个小时。”

“破壁机,声音大到自己听了都害怕邻居报警的程度。”

曾几何时,在“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精致女孩下班后的一天”等铺天盖地的vlog里,最常见的就是博主一个人安静做饭的场景。

空气炸锅、煮蛋机、破壁机、养生壶等厨房小家电,价格美丽、颜值动人,为它们买单仿佛也是在买下属于自己静谧安稳的生活。

结果没过两年,整个厨房小家电品类就成了卖二手的重灾区,其中空气炸锅甚至一度登顶闲鱼年度“十大无用商品榜”top1。

贴上“只用过一次”“95成新”“低价转让”等标签,却依然难转手,因为转卖厨房小家电也是一片红海。

从风靡全网到迅速过气,厨房小家电为什么这么快就遇冷了?

让消费者和品牌都后悔的“智商税”?

年轻人对小家电的祛魅,就像发现“精装朋友圈”下面也不过是“毛坯的人生”。

精致居家博主被厨房小家电提升幸福感的vlog生活,跟自己过的乱糟生活,完全是两码事。

在吐槽废物小家电的笔记标签上,#智商税 是重灾区,评论区众多“受害者”痛陈自己把钱花在了刀把上。

水果原汁机,最贵的时候3000多块,喝果汁两分钟、清洗机器20分钟,有这时间三个苹果啃完了;

刀具消毒机,可以消毒但只消跟它大小匹配的刀和砧板,多一毫米都装不下;

炒菜机,AKA搅拌机,人工洗菜切菜一样不能少,机器看起来很努力实则事倍功半,煎个鱼只能煎一半,鱼跟人都很无语;

冰淇淋机,努力工作一小时起步,一看成果两个球……

当初夸得有多好、现在骂得就有多狠,“精致生活没那么贵”的梦醒了,月薪三千让人醒悟“有些精致大可不必”。

哪怕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小家电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寻常的电器能淘到9成新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但“全新”“全新未拆封”的厨房小家电比比皆是。

二手的都卖不出去,就别说一手的了。

上个月底,“创意小家电第一股”小熊电器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1.31亿元,同比下降8.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32.01%。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为26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4%,零售量为1.3亿台,仅同比增长了0.4%。

从头部企业到行业整体,厨房小家电过得都不太如意,而且还不只是今年,实际上,从2021年开始,行业数据就一直不太好看。

那时候业内还认为只是2020年卖得太好了,基数太高导致21年营收下滑,以后还有增长空间。但如今三年过去发现,厨房小家电这一跌倒就没爬起来过。

不仅消费者后悔买它,连品牌方都后悔卖它。

美的电器董事长方洪波曾在集团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小家电是美的犯的一个错误,这些产品更新迭代快、生命周期短,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一年两年就没了。”

这一年,美的小家电关停并转了900多个SKU,总体约亏损2000多万元。

虽然厨房小家电现在这么讨嫌,但火起来那会儿却宛如下一个明星赛道。

一方面是线上营销的崛起——2020年,众多年轻人开启居家生活,泼天流量涌向各大APP。很多品牌方开始将线上作为主要销售渠道,营销预算大量倾斜过来,小红书种草和直播带货如日中天。

在此基础上,厨房小家电仿佛叠满“宅经济”“懒人经济”和“单身经济”三大buff的天选之子。

低价格、高颜值、实用性,在家居博主和带货主播铺天盖地的安利下,一跃成为当年的最大网红产品之一。

但短短两年过去就从“厨房神器”走向“厨房废物”,凉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点?

该用它的年轻人懒得用,真精致的中产瞧不上

东西不好卖,自然是有缘由的。

一方面,厨电品类在前三年得到集中性的需求爆发;另一方面,电器产品的换新周期一般为2~4年,当前产品仍未到换新期,因此换新需求也较为低迷。

话虽如此,但厨房大家电的销售表现仍然比小家电好,尽管前者的换新期要更长。

而且即便在小家电的细分品类中,也有表现好的。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豆浆机、电炖锅、咖啡机的零售额同比提升显著,分别达到38.6%、14.6%、12.9%。

产品本身到底是“真有用”还是“伪需求”,时间会告诉市场答案。

@椒盐皮皮虾

从大量消费者的反馈来看,相当一部分的厨房小家电都是“中看不中用”,除了前文提到的炒菜机、早餐机、破壁机,还有砧板消毒机、果蔬清洗机、饺子机、面条机……

厨房小家电功能单一却脑洞大开,品类之丰富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日常实用需求,排“厨房小家电五大废物”排行榜可能得有20个产品竞争上榜。

以主营厨房小家电的小熊电器为例,2022年,它的产品品类超过了60个、SKU超500多款,其中很多产品类型可能听都没听过。

近期小熊电器官网截图

作为行业头部,小熊电器一直以“重营销,轻研发”著称,采取的一直也是以流量换销量的策略,“广撒网”式的网红爆款打法旨在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哪款爆了就推哪款。

其主打的客群也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更愿意尝鲜,更容易为“生活方式”付费。

但随着近两年经济环境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非刚需”的消费大量减少,且真正的懒人恢复了直接点外卖的生活方式,谁还有空就为一顿饭捯饬五个不同功能的小家电。

悖论显而易见,主打“懒人”的厨房小家电,其实只有“勤快人”才能让那么多品类一一发挥作用、并坚持用下来。

会花时间架手机、布灯光拍独居vlog的人,小家电会为其精致的下班生活添砖加瓦,但只会为“不精致”的大多数宅男宅女生活添堵。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家电之所以能用“不贵”来吸引年轻人,本身就是以牺牲产品功能实现的。

在厨房小家电最火爆的时候,QuestMobile发布的《2020小家电行业品牌营销洞察报告》显示,小家电成为很多年轻、女性消费群体提升生活品质的新品类,并且“好用不贵”是这部分人群最为明显的消费偏好。

但事实证明,“好用”和“不贵”是很难在厨房电器上共存的。

从行业角度来看,厨房小家电并非是什么技术升级的产物。

恰恰相反,它的生产模式普遍都是代工,由品牌选择某个业内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只做单一功能,通过批量生产压缩成本,唯一升级的地方只有“颜值”。

@张张的口袋

而且,厨房小家电绝大部分都是电热类产品——相比电机类产品,技术壁垒低,升级空间小,同质化严重,大品牌和白牌之间也没有太大区别,除了卷价格很难通过什么创新突出重围。

这也是业内品牌普遍都选择快消品打法的重要原因,因为很难建立核心竞争力,就看谁能迅速抢占市场。

但电器本身属于耐消品,可能很多年才换一次,再加上其功能鸡肋,也很难建立口碑传播和复购的良性循环。

最麻烦的地方还在于,厨房小家电这个品类本身和中国厨房客观条件犯冲。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家庭厨房的面积普遍较小,人均6平米是主流。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具备复合功能的厨房电器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比如方太、老板、美的等传统大品牌都推出了蒸烤炸一体机的产品,空气炸只是其中的一个子功能,就会显得各自为战的小家电们又难用又占地。

到头来,没空追求精致生活的单身年轻人,用不上厨房小家电;有实力过上品质生活的中产家庭,又看不上厨房小家电。

为“营销点”而生的网红产品,注定走不长远

现在回过头来看,厨房小家电其实是网红种草时代下,为“营销点”而生的典型代表品类。

它的“爆红”和“爆冷”,本质是由“内容力”驱动而非“产品力”驱动的结果。

在厨房小家电种草视频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精致女孩下班后的一天”“单身独居女性沉浸式回家”。

跟随镜头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主角进门、整理衣物、插花、放音乐、打扫房间、做饭、养生等一系列行为,猫狗双全、隐形炫富,充满仪式感和氛围感。

这样的视频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拍摄套路和流程。据报道,房间是MCN公司专门布置的样板间,机位至少有三个,一周的事情压缩在一天做完,极力打造自律、独立、爱生活的人设。

它们兴起的原因也很简单——广告位多。

一系列操作流程下来,家里的方方面面都能被拍到,可植入的产品选择无比丰富,可种草的瞬间从头到尾塞满视频。

厨房小家电是这类视频的主要广告主。基于我国高度发达的厨电代工产业链,品牌方可以根据流行趋势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网红产品——养生内容火就让女主用养生壶煮茶,白人饭流行我就推面包机,烘焙热就做电烤箱,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家居风格提供原木风、Ins风、极简风等各种选择。

同样都是基于需求打造的产品,和普通大众日用品不同的是,厨房小家电是基于消费者“想象中的需求”,而非“真实生活中的痛点”。

正是一个个高颜值、强仪式感的居家vlog,让这个“想象”变得具体,落实成了“购买等于提高生活品质”的心智植入。

但时间来到2024年,太多虚假的泡泡被戳破。

打了一天工、回到家只想瘫在床上啥也不干的年轻人,品质生活的梦醒也让厨房小家电无可挽回走向了梦碎。

越来越多人认清所谓的“分享美好生活”,不过是“优质内容输出”,开始对被建构出来的精致、自律感到逆反。

最近脱口秀的爆梗吐槽“他好松弛啊,他的松弛焦虑到我了”,获得广泛共鸣,而焦虑的尽头就是变着花样的卖货。

真正站得住脚的产品应该带来更好的体验,而不是制造更多的想象。

没有年轻人不想做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只是被名不副实的东西坑过钱之后,他们开始明白真实的生活不在随身携带的摄像头下。

也许粗糙和狼狈,但满是油烟地为自己做一顿饭,也胜过为想象买单而让它积了真实的灰尘。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厨房小家电 网红爆款 消费趋势 产品力 营销 精致生活 真实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