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024年10月14日
出手降温!广东启动非法销售跨境保险专项治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广东金融监管局对全辖开展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专项治理工作。涵盖银行保险机构,排查相关问题。港险投保热度高,存在资金转移情况,治理要求机构自查并提交报告,此前港险曾有过投保潮,目前热度有所降温,跨境保险通试点时机尚不成熟。

🧐广东金融监管局发文对全辖(不含深圳)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排查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是否存在参与、组织或协助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问题。

🔥港险投保热度高,疫情开放后更加活跃,部分人借此转移资金。香港保监局数据显示,今年首季源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达156亿港元,创2018年以来新高。

📋专项治理要求机构在10月15日前提交自查报告,各监管分局在10月21日前汇总上报。排查行为包括收受境外机构利益宣传推介境外保险产品、安排客户赴境外投保等,相关人员均被纳入排查。

💡近两年大湾区规划等背景下,投保人对港险合法性较模糊,利差和资产分散需求等是港险近期火爆原因。此前港险曾有大规模投保潮,后因政策调整热度降温,今年二季度热度又开始下降。

🚫金融监管总局认为现阶段直接开展跨境保险通试点时机不成熟,将支持运用信息化手段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便捷金融服务,后续按程序统筹研究推进。


财联社10月14日讯(记者 梁柯志)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人士获悉,广东金融监管局近日发文,对全辖(不含深圳)开展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专项治理工作。

据了解,本次专项治理涵盖广东监管局辖下所有银行保险机构,排查内容包括是否存在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参与、组织或协助非法销售(含非法宣传、推介)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问题。

一位广东保险中介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证实,上周公司已经接获上级要求,对涉及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情况进行自查。

该人士表示,港险本来不能在内地直接销售,疫情开放以来,港险产品投保热度非常高,各类中介机构助力之下更加活跃,的确有部分人通过这一途径将资金转移到境外。

根据香港保监局公布的2024年首季香港保险业统计数字,期内毛保费总额达165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2.2%。其中,源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创下201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10月13日,某中型险司广东分公司负责人士对财联社表示,港险的优势主要在于与美元利率挂钩带来的利差,随着去年以来大陆预定利率不断下调,部分代理人和中介机构推广港险获利。

该人士表示,上周收到文件后已经自查,相信清理之后对内地保险公司销售有积极影响,尤其是个险为主的企业。

时隔8年再来一轮回?

根据安排,广东此次专项治理要求机构在10月15日前提交自查报告,广东各监管分局则须在10月21日前汇总上报。

治理工作还要求,对包括不限于:机构或个人存在收受境外机构利益,在境内以各种讲座、会议、活动等名义或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宣传、推介境外保险机构保险产品的行为,或者安排有意投保境外保险产品的客户赴境外投保等行为。银保渠道代理人、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的代理人员、保险经纪机构的经纪人员均被纳入此次排查。

事实上,毗邻港澳的广东地区,境外保险情况已经存在多年。

上述保险中介公司负责人表示,近两年在大湾区规划和跨境理财等政策等背景下,不少投保人对港险的合法性和定性其实比较模糊,加上利差的推动和资产分散的需求,可能是港险近期再次火爆的几个原因。

财联社记者发现,2016年前后曾有一次大规模的港险投保潮。据蓝鲸新闻报道,2010年内地客户到香港投保金额为44亿元,2014年则达到244亿元,2015年上半年新造保单费总额约合160亿港元,占到香港个人业务总保费的20.2%。5年时间,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增长了6倍。

2016年10月,中国银联改变跨境刷卡的规定,宣布银联卡在港刷卡不适用于缴付人寿保险及万用险保费,只适用于缴付意外保险。随后,港险的热度才开始降温。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内地访客新单保费297亿港元,大大超过2015年上半年的160亿港元,显示本轮内地投保人的资金规模在大幅上升。

直接打通面临制度和市场障碍

香港保监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同期上升12.2%。其中,源自内地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创下201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不过,二季度,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费为141亿港元,同比减少36.77%。

数据可以看出,今年港险的热度从第二季度已经开始出现降温迹象。

10月13日,香港一家族办公室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随着近两个月美元降息预期强化,对港元保险的影响也开始出现,对于内地投保人来看,大额的保险明显出现需求下降的迹象。

值得关注的是,8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答复全国政协委员罗卓坚关于推进跨境保险通的提案。

金监总局针对罗卓坚提出的“仿效债券通及沪港通等模式,让香港保险公司在大湾区试点销售产品,并分阶段试点销售不同类型保险产品”的建议,答复到:考虑到内地与港澳地区的保险市场在法律体系、监管制度、机构管理、产品设计和销售、消费者认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市场风险易交叉传染,消费者权益保护难度较大,现阶段直接开展跨境保险通试点的时机尚不成熟。

不过,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支持运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在后续工作中按程序统筹研究推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广东金融监管局 非法跨境投保 港险 专项治理 跨境保险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