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024年10月11日
中国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最古老星盘:起源于 135 亿年前,命名为“盘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基于郭守敬望远镜及Gaia卫星数据,揭示古银盘的空间结构演化。发现现存最古老银盘结构成分起源约135亿年前,该成果对理解星系和宇宙早期起源演化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国内外单位,利用LAMOST和Gaia巡天数据,获取迄今最精确的恒星年龄大样本,结合统计建模重构银盘恒星空间分布结构随年龄的演化。

🌟首次发现年龄为130 - 135亿年的极古老恒星,其空间分布呈现清晰盘结构,表明古银盘在宇宙诞生数亿年内就已开始形成,并在后续星系演变中幸存。

🧐这一极早期形成的古银盘成分被命名为“盘古”,其恒星质量约为2×109(20亿)倍太阳质量,远大于早期银晕的恒星质量,可能为极早期银河系的主导结构。

IT之家 10 月 11 日消息,像银河系这样同时具有盘和晕的漩涡星系是先形成盘还是晕?这是理解星系如何起源和早期宇宙环境的关键问题。对于银河系,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银晕是银河系最古老的结构,而银盘则晚于银晕,于大约 100 亿年前(宇宙 30 多亿岁)形成。

关于早期银盘存在的信息仅限于通过恒星化学运动学性质的猜测,由于缺乏古老恒星的统计大样本及精确年代学信息等原因,人们一直无法得知早期银河系的真实结构及其演化历史。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等国内外单位,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以及欧空局 Gaia 卫星数据,揭示了古银盘的空间结构演化,发现现存最古老的银盘结构成分起源于距今约 135 亿年前。

相关成果已于北京时间 10 月 10 日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上(IT之家附 DOI:10.1038/s41550-024-02382-w)。官方表示,该发现对深入理解星系和宇宙的早期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项研究中,科研团队基于利用 LAMOST 和 Gaia 巡天数据获取的迄今最精确的恒星年龄大样本,结合统计建模详细重构出了银盘恒星的空间分布结构随年龄的演化,首次发现年龄为 130-135 亿年的极古老恒星其空间分布仍呈现出清晰的盘结构。

这说明古银盘在宇宙刚诞生不久的数亿年内就已经开始形成,并且在后续 130 多亿年的星系演变过程中得以幸存下来。这比此前 JWST 观测到的盘结构更早,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星系盘。

这一极早期形成的古银盘成分被命名为“盘古”,类比于中国神话里开天辟地的人物。研究进一步得出盘古的恒星质量约为 2×109(20 亿)倍太阳质量,远大于早期银晕的恒星质量,表明盘古可能为极早期银河系的主导结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古银盘 银河系 宇宙演化 郭守敬望远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