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10月09日
智行火车票,如何让买票「又贵又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庆假期结束,铁路客流再迎高峰,很多人为买不到火车票苦恼,不得不借助抢票工具。然而,一家名为智行火车票的抢票软件却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投诉。他们指责智行火车票在抢票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包括默认勾选VIP次卡服务、收取抢票保障费却无法退还、取消候补订单后仍自动抢票导致产生退票费等。此外,智行火车票还被指控存在“加价抢票”、模糊提示信息等问题,引发消费者的误解和不满。

😨 智行火车票在抢票过程中存在默认勾选VIP次卡服务、收取抢票保障费却无法退还、取消候补订单后仍自动抢票导致产生退票费等问题,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投诉。例如,一位消费者在使用智行火车票软件抢票时,平台默认勾选了VIP次卡服务,在退款时未将此服务费用退还,平台对此没有给出任何解释。

😡 智行火车票还被指控存在“加价抢票”的行为,例如,一位消费者在智行火车票平台购买车票时,发现平台比12306平台价格更高,并且还额外收取了25元费用,但没有明码标价,也无法退还。

🤔 智行火车票还存在发布模糊提示信息引发消费者误解的嫌疑。例如,一位消费者收到智行火车票的短信,提示升级到同车厢靠窗的座位,并询问是否要放弃原票,消费者误以为放弃原票会使两张票都作废,结果点击了放弃选项,导致免密支付扣除了10元钱。

⚖️ 专家指出,第三方抢票平台现在出现的法律灰色地带甚至黑色地带是比较多的,例如,加快的买票服务实际上是以“牺牲”那些没有使用这样服务的人的购票合法权益为代价。对于第三方购票平台的行为,法律上应当有明确统一的认定标准,以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智行火车票的种种行为引发了人们对第三方抢票平台的质疑,是否涉嫌捆绑消费和消费陷阱,甚至欺诈?如何对第三方购票平台的行为做出明确的法律评价?

国庆假期结束,铁路客流再迎高峰,很多人为买不到火车票苦恼,不得不借助抢票工具。

一家号称“2亿人都在使用的火车票预订平台”,名为智行火车票。该产品不仅让很多人没抢到票,反而还让他们损失了一笔钱。

多位消费者在黑猫平台投诉,他们在使用智行火车票软件抢票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包括预约抢票时默认勾选VIP次卡服务(36元),且退款时不退;没抢到票却不退出行保障费;取消候补订单后还在抢票,导致产生退票费等。

“票没抢到,还扣了钱”

为了抢到从西安至武汉的火车票,一位消费者10月6日开始使用智行App分两程购票。

这位消费者在黑猫平台表示,“10月6日当天上午,智行火车票把后半程(洛阳龙门至武汉)的票款退回来了,但是抢票保障费195元(5人*39元)没退。跟官方平台沟通,反映只能退5元现金和两个平台消费券,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为了交涉退费事项,该消费者表示,他打过官方客服电话,但“一直是机器人对话,找人工客服也接不通。”智行火车票客服在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上回复称,会有客服人员和这位消费者联系。至发稿时,新浪科技求证消费者本人获悉,双方仍未取得联系。

还有一位消费者称,自己9月中旬在智行火车票平台购买10月1日上海虹桥-南昌西的预约抢票行程的订单,实际上没有抢到票,平台在预约抢票时默认勾选了VIP次卡服务(36元),但在退款时未将此服务费用退还。该消费者向新浪科技表示,智行火车票对此没有给出任何的解释。这位消费者认为,“平台未完成服务,却不予退还服务费用,且在购买时诱导消费,强制默认消费,是不合规的。”

不仅如此,智行火车票还曾出现过两个乘客买到同一车次同座位车票等情况。还有乘客表示,因行程有变,已在未抢到票之前取消候补订单,但智行出行在本人未确定订单的情况下,自动抢了24小时以内的高铁票,导致产生20%退票手续费。

还有消费者质疑,智行火车票在订票过程中,有给消费者“挖坑”的嫌疑,若购票订票稍不留意,就可能无形增加一些费用。

“智行好坑,下单的时候顺带给选附加产品扣钱,要不是我复盘了一下找客服退,一百多就偷偷扣除了……”“我能接受你加钱,但是不能接受你显示免费,但是付费自己偷偷加钱”“12306上119元的票它卖124元,然后莫名其妙的有多收我25元,根本没有明码标价写出来,关键是还退不了。”多位消费者在网络社交平台吐槽自己被智行悄悄收费的遭遇。

此外,智行火车票软件还有发布模糊提示信息引发消费者误解的嫌疑。一位消费者回忆,自己就这样莫名其妙被“套路”,“给我发短信说要升级到同车厢靠窗的座位,我本来不需要操作,但是它又询问否要放弃这张票,我以为如果放弃的话两张票都会作废,然后就点了选项,结果就免密支付,扣了我10块钱。”

根据智行火车票官网显示,该产品是“2亿人都在使用的火车票预订平台”。另据天眼查显示,该产品为上海蒜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注册资本113.33万元。

抢票软件是法律灰色地带?

智行火车票这样的第三方抢票平台的“加价抢票”服务是否涉嫌捆绑消费和消费陷阱,甚至欺诈?如何对第三方购票平台的行为做出明确的法律评价?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第三方购票平台现在出现的法律的灰色地带,甚至黑色地带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加快的买票服务, 实际上也是以“牺牲”那些没有使用这样服务的人的购票合法权益为代价。很多人没有用这样的一个加速服务 ,那自然就买不到票,且如果大家都用这种相关服务的话,12306平台的压力是承担不了的。

根据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一份司法解释:高价、变价、变相加价倒卖车票非法获利数额在二千元以上的,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倒卖车票情节严重”。这与第三方购票平台以所谓的加速包等形式收取费用的性质是否相同呢?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这种抢票的服务费,既可以通过购买特殊服务,比如极速抢票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现在比较流行的分享朋友圈,利用朋友来帮你加速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说在第三方平台上,收的额外费用,性质认定应该是网络服务的费用。

但也有专家认为,虽然在抢票方式和收取费用的性质上有所不同,但抢票软件同样侵犯了设置倒卖车票罪所保护的合法权益。法律上应当对个人以及第三方购票平台的行为,有明确统一的认定标准。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成表示,如果由于技术门槛,使普通消费者买票更难了,或者使大家没有公平的机会了,这是法律所禁止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作者:刘丽丽,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智行火车票 抢票软件 加价陷阱 捆绑消费 消费陷阱 法律灰色地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