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大型银行股将率先开始Q3业绩的放榜,按照惯例,银行股的业绩的披露往往预示着新一轮财报季的正式开启。
其中,摩根大通 (JPM.US)、纽约梅隆银行 (BK.US)、富国银行 (WFC.US)将率先在周五盘前公布财报;随后的,是下周二(10月15日)公布业绩的美国银行 (BAC.US)、高盛 (GS.US)、花旗集团 (C.US);最后,摩根士丹利 (MS.US)、美国合众银行 (USB.US)也将在下周三(10月16日)陆续披露财报。
整体来看,大型银行股在三季度的股价表现仍然亮眼,摩根大通、纽约梅隆银行、摩根士丹利、美国合众银行等均在此区间创下了历史新高,降息预期驱动银行业发展向好。

据FactSet银行和专业金融部门副总裁Sean Ryan指出,本次银行业财报季需关注几个关键主题和指标。
在美联储降息宽松周期的开始,银行业将缓解甚至逆转一些负面趋势,将有助于改善未来几个季度的盈利质量。
降息周期下,银行业净息差将受影响,聚焦2025年业绩的正面效应
从美债2-10年期利差曲线的短端来看,随着9月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曲线已反映了大量前期的宽松模式,期待已久的宽松周期终于开始了。
富国银行表示,在经济软着陆与预期降息的情况下,银行股有望反弹,且跑赢基准指数。该行分析称,以史为鉴,在没有出现经济衰退情况下的降息对银行股向来是有利的。比如,1995年、1998年、2019年,降息都刺激了美股银行股上升。在经济软着陆背景下,美股银行股在首次降息后的季度涨幅,会超出标普500指数近10%。
富国银行提示称,银行股反弹的投资窗口期主要集中在首次降息后的第一个季度。在过去8个降息周期中的7个中,银行股在首次降息后3~12个月的整体表现仍落后于标普500指数。因此,该行分析师团队强调,投资者行动要快,才能把握住降息初期的获利机会。但该行同时也警示,如果降息伴随着衰退,那么银行股的前景将不甚乐观。
值得留意的是,尽管美联储的宽松措施并非第三季度业绩的决定性因素,但它有可能对短期净息差预期产生影响,原因在于其对资产敏感的资产负债表产生的直接影响,其程度超出了长期利益的范畴。这仅仅是市场可能忽视的几个短期不利因素之一,而市场当前主要聚焦于2025年业绩的潜在正面效应。
银行业第三季度业绩预计好坏参半,关注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信贷方面
净利息收入可能再次受到贷款增长缓慢的制约,而正在进行的净利息收益率触底过程可能会暂停。非利息收入方面,投资银行收入将受到并购疲软的制约,抵押贷款银行收入可能保持低迷,但财富和资产管理业绩受益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本季度上涨。
信贷方面,市场可能期待2025年更好的消息,商业房地产和信用卡成为拨备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宽松周期的开始减轻了商业房地产再融资的压力。总体而言,第三季度银行业绩好坏参半,但市场也在展望2025年可能更为积极的条件。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关注区域银行股可能会因美联储降息补涨,因为降息会给此前陷入困境的地区银行提供急需的压力缓解。
市场分析普遍指出,经过两年的紧缩政策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即将转向宽松,这一转变有望显著减轻美国银行的运营压力,特别是一些区域性银行;长期以来,这些银行一直在努力克服高利率环境对其利润和借款人造成的不利影响。随着降息预期的增强,区域银行预计能够减轻其负债成本,因为储户存款利息的下降将直接提升银行利润空间。
降息之外,关注长期监管政策变化
华尔街市场分析也认为,目前看来,降息对银行收益的预期影响目前呈现出“喜忧参半”的局面。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应该关注银行业的资管新规。
此前,据彭博社援引知情者消息称,在监管机构同意对拟议的一揽子规则展开全面修改后,美国大型银行面临的资本金增幅要求将降至9%,与原计划相比大打折扣。
去年7月,根据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货币监理署(OCC)发布的银行业监管新规方案要求,资产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银行必须将资本金增加约16%;其中,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八家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的美国银行资本金增加19%,以缓冲意外的亏损和金融冲击。
据彭博报道称,大幅削减资本金要求更有可能是为了安抚银行。去年7月提议出台后,,银行业发起了激烈程度史上名利前茅的游说活动。此外,修订后的新方案还可能帮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实现达到获得美联储内部广泛支持这个目标。鲍威尔此前已向银行明确表示,他也希望避免一场漫长的法律战,最终的通过可能要到“明年年底”。
此外,以下两个银行业指数也值得投资者关注:一是银行指数ETF-SPDR KBW (KBE.US),该指数由约 66% 的地区性银行组成,其余由大型银行和其他金融公司组成;二是区域银行指数ETF-SPDR KBW (KRE.US),这只基金的成分股仅包含一篮子中小银行。
编辑/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