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几个回答,我觉得可能是我表述不清 答案质量大多有些偏,可能有些答主甚至对“科幻电影”的理解都有点偏颇。 我作为一个科幻(小说,电影,游戏)迷,只是希望借由这个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下,如何避免像《超新星纪元》电影改编这种让众人有点啼笑皆非的事再次发生。然后再稍微想想,当时机成熟时,我们该如何雕琢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 印象中,从老牌科幻电影系列,比如美国国民级电影《星球大战》,比如《星际迷航》系列,《终结者》,《黑客帝国》等,到如今的《变形金刚》,《盗梦空间》,《普罗米修斯》,《阿凡达》等,给人一种错觉,凡是科幻电影都无不与“商业电影”,“高投入”,“高超的拍摄制作技术”联系在一起。这对于不熟悉这块领域,并对回报十分看重的中国电影来说,有点令人生畏的感觉。 但不能忽略的是,仍有一些相对投入较小成本的科幻电影,令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比如,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月球》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外星人保罗》 《蝴蝶效应》 有很多 这些相对较小成本的电影我认为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不是山寨)。它们通常没有耀眼的明星演员,没有炫酷的特效和表现手法,但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有的人会把这些电影名字的记在笔记本中,或是网上下个高清版存在硬盘中偶尔拿出来回味。 这说明一部“合格”的科幻电影并不一定要多高的投入和技术,进一步说的话,这些电影甚至仅仅是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人们的生活,其中偶尔会有一些生涩的词汇,但也并没有过分强调相对小众的“科幻文化”中的内容。就像是,你把这个月的在街边书店买的《读者》拿给一个几百年前的人看,他也会觉得其中的内容对他来说显得很“科幻”。 我相信,其实以上我们本来已经可以做到的。 上面说了很多小成本的科幻电影,但这不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电影能制作出像《阿凡达》那样的大型科幻电影。我打心底希望以后《三体》不是由美国人用他们所谓“高超”的技术,他们的演员,从他们的角度来改编成电影,虽然我和我周围的人都认为只有凭借他们的技术才能展现出整部小说的宏伟。好吧,我是认为小成本的科幻电影实现相对简单,各方面也比较容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