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一位匿名用户的回答十分真诚实在,他完整分享了自己独立开发软件并实现月入接近 3 万的经历。Datawhale 强烈推荐大家抽空看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以下是他的分享:
我的个人经历
先说一下过程吧,提到的各种编程技术对于我后期做成这个小众应用都很重要。
12 年毕业,在杭州工作两年期间主要工作语言是 C 语言、RedHat 服务器、Oracle 数据库、Delphi7、C#的 Winform 技术,利用加班时间,我简单学过 QT 技术。
14 年 7 月起,在西安工作过一年,主要是 C 语言以及各种网络协议数据抓取和分析破解。
15 年清明节,来深圳创业,直到 18 年 7 月份因团队变故离开,在此期间我担任公司 CTO,学会了 Java 、Mysql、Redis、CentOS、微信支付宝支付流程等。
18 年到 19 年清明节前,我去河北搞灰产,在此期间我学会了 android 应用开发(原生开发),各种破解、协议分析、sdk 注入修改数据等,但是没挣到钱。
19 年初,春节过后,闲的,花了 10 天吧,完成了我要说的这个电脑工具软件软件的第一个版本,尽管很简陋,bug 很多。
由于在河北没挣到钱,我又于 19 年清明节那天,回到了深圳,又加入了原来的那个团队。公司被他 们搞的一团遭,都破产了,我回来后,我们又接了个项目从头开始。
19 年特别忙,我也没空再维护我那个软件。对于公司项目,我又学会了开发微信小程序,公众号,uniapp 等技术。
20 年,做了一个智能软件项目,我又学会了 iOS 开发(用的是 object-c 和 uniapp 混合技术)
到此,根据我的熟练程度。
编程语言我掌握了:Java、JavaScript、C#、Python、Nodejs、go、Html、CSS、c、delphi
数据库:mysql、Oracle、MangoDB、Redis
客户端:桌面网页端、Androdi 端、windows 电脑桌面客户端、iOS 应用、微信小程序、公众号
再仔细想来,我 11 年就开发过 android 软件,我应该是中国第一批开发 android 软件的人。
之所以列举上面这些,是因为这些东西,都对我后来做成这个软件有重要影响。
接着 20 年继续说,20 年后半后没那么忙了,我在周末抽空又把那个 电脑工具软件 翻出来,把 bug 修复了一下,界面再优化了一下,并加入了 根据电脑设备 id 号(就是将 cpu、主板、硬盘的序列号组后然后用 md5 生成的 64 位编号)校验功能,并在软件上留下了我的微信号,于 20 年 9 月份,我将软件发布到 小众软件 这个网站上了,有好些人夸赞我这个软件很实用,还提到了软件存在的问题。然后我有空,就修复一下,接着发新版本。
然后,有人付款,5 块的,10 块的,20 块钱的,我生成一个证书文件(里面就是一串字母,包含了软件什么时候到期等信息),记得第 10 月就收到 400 多元,有一次一个哥们,一开心,直接给我转了 300 元。真的感谢这个哥们,那时候我穷。
11 月份卖了 800 多元,12 月份 1600 元,好开心,够房租了。此时,我意识到,这个软件能挣大钱。我想把软件上传到 360 软件管家、腾讯电脑管家的时候,都要一个东西:软著。所以,我就开始写了软著材料,开始申请了。
说到这里我真的不得不吐槽,中国软著中心一年估计能坑死不少创业公司,一个软著从申请到下来,如果不出任何差错,最快也得一个半月。如果出错了,打回来,再提交,又得 1 个半月。再等给你把纸质的软著寄回来,那还得再等 2 个月。我前前后后弄了半年才把软著给整下来,软著拿到手已经是 21 年四五月份了。
21 年,由于公司业务遇到瓶颈,公司内部各种矛盾,哎,伤心。
21 年,记得是有一次去宝安沙井,我给我伙伴说(公司就 3 个人,我们是同学,也是创业伙伴),咱把我这个软件好好推推吧,我感觉能挣到不少钱。不过,他们没放到眼里。
然后 21 年 2 月份就到 2000 元,2 月份到了 3000 元,4 月月份到了 5000 元了,5 月份 6000,到 10 月已经有 1 万多了。(这些数据不是真实数据,但量级是一样的,只是为说明每月都增加不少收入,我记得有一个月比前一个月翻倍了)
到了 10 月底,公司解散了,哎,操蛋。
在 21 年里,由于忙,我一直都是一边忙公司的事情,周末有空了就维护一下软件的问题,主要是各种闪退,菜单弹不出来,显示出错等,但是功能还是那么简单,UI 还是那么的简陋。一边了就在知乎发发帖子,推广我的软件。
11 月份,我就搬家了,换了一个稍微大点的房子,本想去找工作的,但想了想,快到年底了,加上 好多公司裁员,工作估计不好找,况且我这个软件有收入,我想投入时间好好再完善一下,然后再去上班。
在此后,我的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以上 4 点缺一不可,不同阶段,重点不一样而已。
21 年的 11 月、12 月到 22 年的 2 月,这四项都在做,工作重要内容有:
这三个多月很寂寞,是在家一个人孤独寂寞地在做,我都瘦了好多,因为天天吃挂面和凉拌黄瓜。
22 年春节过后,3 月份,我和另外一个朋友合租了一个办公室。对,我也没去找工作,此时,我一个月能赚到 1.5 万了。
从 21 年的 4 月份,到 22 年 3 月份,我尝试着将价格提高,并分月、季、半年、年、终身等套餐,直到探索到一个不能再高的价格为止,价格套餐此后再没变过。
推广才是最最重要的、最难的。
我尝试过。
以上 6 点,只有第 5 条、第 6 条、第 7 条的效果是长远而且行之有效的。
到了 22 年 6 月之后,软件终于不用我怎么管了,自行运行,自动收钱,然后躺平了。用户每天在增加,收益变得起来起多。
截止今天,23 年 6 月 18 号,我都做了八九款电脑端软件了(名字不能在这里说)。
22 年初过年开始,花了 3 个月,做的一个软件,从 2022-05-21 15:00:11 第一笔收入,到今天,8977 个用户,挣了 7113 元。没推广过,感觉没啥钱途。
22 年 10 月份,做的一个软件,从 2022-11-12 11:03:08 第一笔收入到现在,348 个用户,挣了 1738 元。这个软件感觉有钱途,打算好好推广一波。
其它好几款软件,也没推广过,软著还没下来,一直放着。估计感觉没没有钱途不好说,真的懒的推广。
乱七八遭的,总结一下吧:
我这个过程,我感觉都是不可复制的,各种尝试后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你开发了一个软件:
常见问题补充回复
1. 为啥文中不提软件名字?
能看这个帖子的,绝大多是程序员,肯定有人会攻击我的服务器,破解我的软件,网上盗版漫天飞。
我的其它知乎帖子中,有我的软件介绍,会带来“问题 1”的麻烦。
这是文中的错觉。在 21 年 10 月份,公司解散的时候,我的软件每月就有不少收入了,生活过得去。公司解散后,反而没有那么压力大了,因为没有任务计划逼着我赶进度了。每天都是想把软件做大做强的动力,驱使着我兴致勃勃地干活,相比以前,起得更早了,睡得更晚了,精神头也更好了。在干活时,我也不是一直盯着 ide 全神心在干活,事实是我一边在刷剧,一边在干活。脑中贯注于代码,大脑易疲惫,电影电视剧是大脑的兴奋催化剂。一年能看大约 500 多小时的剧,好些剧反复看。
周星驰系列,金庸系列,成龙系列,李保田的《神医喜来乐》《宰相刘罗锅》,张译的《光荣时代》,祁厅长的《人民的名义》,李幼斌的《亮剑》,《大秦帝国》三步曲(第四步不感兴趣)《三国演义》《西游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大明风华》,动物世界相关,动画片《超能勇士》,韩剧《搞笑一家人》
这一段,本没想渲染生活很惨,可意外的是效果如此。原因在于,主食我只会煮挂面和泡面,炒菜只想炒大白菜、小白菜、包菜(清洗方便,切起来顺手,炒时熟的快),凉菜偏好黄瓜(叉板切片,撒盐,倒醋,三步搞定),讲究的是 简单、速度快、省事。
没火之前,刷了那么多贴子,楞是没嫖到多少有用的经验,或者说分享的内容不太干,看了没多少收获。所以,我想抛砖引玉,如我当天的预测,这个贴子没啥人用。想不到 20 天后,也就前天(7 月 11 号)晚上有人回贴了,我也用心回了,直到昨天中午我还在认真回贴中。昨天晚上,突然发现点赞、收藏、评论猛增,有点诧异。直到习惯性地刷新了一下热榜,才意识到这贴子上热榜了。
这下,我可真是慌了。本着无私分享,以心换心,换别人经验的太度,贴子和评论的回复中,有些敏感的不谐内容。评论中我就挖啊挖,删啊删。贴子不想删除,因为评论中也有一些有用的信息。读了好几遍贴子,改了好多次。晚上都没睡好。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程序员,联系我也没啥用,我只想匿名交流经验。我的网易“易信”app 号 “ biexiabibi ”。
文中早早就说了,有软著,在 360、腾讯软件管家上有上传,绝对是合法合规的软件。
这也是错觉。
我一直都感觉在小打小闹,见识如井底之蛙,好在有自知之明。因为这些经验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始终认为外面有高人,别人做得风生水起,我得多找别人交流。
关于编程,那纯粹是好学,和时间一年一年积累出来的,是螺丝钉的深度,是扳手的技能,造不了航母。
能“致敬”就致敬,能拿来就拿来,当然我也会画 UI 草图,也会 PS。
客户端就不说了,用你顺手的做出来就行。服务器很便宜,服务器端都是云,至于配置,你要是感觉客户端卡的时候,你自己分析问题在哪,然后升级配置。对于小众的软件来讲,基本就是验证用户登录会员等信息的,你买最底配置 1 核 1G 内存 1M 带宽就够了,一个月 30 元吧。
我可以提供一些判断这个软件是否有前途的小建议:
至于怎么做决定,大的讲,就三点:你能做出来吗?你能营销卖出去吗?投入成本和获得的收益值得去做吗?
能收费就收费,否则就上广告,广告和收费你也可以一块上。至于怎么弄,这得综合考虑。因素有:竞争对手有没有,竞争对手的产品如何,竞争对手推广的好不好,目标用户的消费能力如何,目标用户对这个产品使用习惯,以及你的运营成本。
总之,你一定要比别人有至少一个点的优势,如价格优势,或者 某个特有功能优势。

一起“点赞”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