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10月02日
亚洲人才争夺战,日企被中韩挖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年来,中国汽车厂商纷纷涌入印尼市场,并积极招募当地人才,其中比亚迪等企业更是将目标锁定在日资汽车厂商,以高薪挖走经验丰富的人才。这一现象并非个例,近年来,韩国现代汽车等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以高薪吸引日资企业人才。日资企业在印尼市场面临着人才流失和短缺的风险,这导致其在亚洲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并可能影响日本国内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 **中国企业成为印尼人才争夺战中的主力**:近年来,中国汽车厂商,如比亚迪,积极进军印尼市场,并以高薪吸引日资企业人才。例如,比亚迪在印尼西爪哇省建设年产15万辆的工厂,并招募了大量日资企业员工,薪资水平是日企的2~3倍。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韩国现代汽车等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以高薪吸引日资企业人才,例如,现代汽车在印尼开设工厂后,其首席运营官(COO)就来自丰田销售部门。 日资企业在印尼市场面临着人才流失和短缺的风险,这导致其在亚洲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

🤔 **日资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日资企业在印尼市场面临着人才流失和短缺的风险,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薪资水平较低**:日资企业在印尼的薪资水平普遍低于其他外资企业,这导致一些人才选择跳槽到其他公司。 2. **晋升机制不透明**:日资企业在印尼的晋升机制相对不透明,一些本地人才无法晋升到更高职位,这导致他们对日资企业失去兴趣。 3. **企业文化相对保守**:日资企业在印尼的企业文化相对保守,这与一些年轻人才的价值观不符。

😥 **人才流失对日资企业的影响**:日资企业人才流失将导致其在印尼市场竞争力下降,并可能影响其在亚洲其他地区的业务发展。此外,人才流失还将加剧日本国内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德勤的数据显示,东南亚等地区的日资企业认为的最大风险因素是“人才外流与人才短缺”。2023年,35%的受访企业做出这样的回答,比2019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PERSOL综合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回答日资企业的比例比上次调查(2019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左右。 日本IT行业的工程师缺口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9万名,如果日资企业无法改善海外人才流失问题,将难以弥补日本国内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又跳槽了吗?”印尼日资汽车厂商的人才纷纷被中国企业挖走。跳槽的去处是纯电动汽车(EV)厂商比亚迪(BYD)。

近年,中国汽车厂商如潮水般涌入印尼。比亚迪在西爪哇省建设年产15万辆的工厂等,不断扩大业务。对这些中国企业而言,日资企业是“人才宝库”。

丰田等日本汽车厂商从1970年代开始进入印尼市场。已经在所有车型上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拥有经验丰富的营业和生产人才。日本厂商聚集着外国新兴厂商极其渴望的人才。 

2022年前后也出现了类似的跳槽现象。

薪资是现在2~3倍

当时,韩国现代汽车决定正式进军印尼,推进建设年产15万辆的工厂。这时也有日资厂商的高管被现代汽车挖走,给的待遇跟中国企业一样丰厚。多位日资厂商的高管说:“不仅是管理岗位,甚至有人被给出的薪资是现在的2~3倍”。

现代汽车2022年在印尼开设工厂。印尼总统佐科视察了工厂(总统府提供)

现代汽车当地法人的首席运营官(COO)是从丰田销售部门跳槽过来的。现代汽车在进军印尼市场后仍推进EV本地生产及对电池工厂进行投资,2023年的市场份额上升至3%以上,排名第6。业务扩张的动力是招来的经验丰富的人才。

德勤的数据显示,东南亚等地区的日资企业认为的最大风险因素是“人才外流与人才短缺”。2023年,35%的受访企业做出这样的回答,比2019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经营人才的流失也意味着日资企业的吸引力在下降。

反映出日企的吸引力下降

“你希望在哪个国家的企业工作?”2022年,日本PERSOL综合研究所面向各国和各地区的商务人士调查了热门企业。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回答日资企业的比例比上次调查(2019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左右。

PERSOL综合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井上亮太郎认为:“背景是本地招聘的人才无法晋升到更高职位所造成的闭塞感,以及薪资水平低于其他外资企业”。

日企薪资低也给到日本总部工作的招聘活动泼了冷水。印度表现尤为显著。

一家介绍亚洲IT工程师到日企工作的初创企业(东京都内)指出,日本IT工程师的薪资水平曾是印度的1.5~2倍。该公司高管表示:“现在,高层的薪资在日本和印度几乎没有差别。在日本企业工作的吸引力明显下降”。

如果日本吸引不来亚洲的人才,可能还会影响日本国内的人手短缺问题。预计到2030年日本IT行业的工程师缺口最高将达到79万名。

在日资企业在亚洲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的背景下,如果无法改善海外的情况,试图通过海外人才来弥补日本劳动力短缺的通道可能会关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日经中文网,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日资企业 人才流失 中国企业 印尼市场 薪资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