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2024年10月02日
小时候学校上电脑课到底为什么要穿鞋套:80、90后破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80后是国内第一批电脑用户,计算机课程进入上海高中课堂。电脑课要穿布鞋套,原因一是当时电脑昂贵,人们习惯给贵重物品加套子;二是认为静电和灰尘会损坏电脑部件,但其实电脑有防浪涌设计,消除静电只需接地。此外,从清洁角度看,机房是学校重要区域且非特定班级负责,信息老师打扫难度大,穿鞋套可减轻清洁负担。

🧐80后是国内首批电脑用户,计算机课程进入上海高中课堂,次年成为高中必修课。当时人们认为电脑贵重,如1986年一台IBM PC/AT兼容机价格高昂,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所以习惯给其加套子。

😮电脑课穿布鞋套还因为那时认为电脑敏感,静电和灰尘可能损坏内部部件,可降低设备故障风险。但实际上电脑有成熟的防浪涌设计,消除静电只需接地。

🙄从清洁角度看,机房是学校重要区域且非特定班级负责,信息老师打扫难度大。全体师生共用计算机室,穿鞋套可减轻清洁负担,这反映了当时国人的一种心结。

10月2日消息,80后大概是国内第一批电脑用户。1984 年 2 月 16 日,在首届少年儿童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奖的丛霖和李劲,在上海展览中心表演。“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那一年,计算机课程首次进入上海的高中课堂,翌年成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

这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说起小时候最初电脑记忆,应该还是穿鞋套,没有鞋套不能进,哪怕搞塑料袋也得弄一副,仿佛最初规则怪谈。

但是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对80、90后来说,电脑课一定要穿布鞋套,主要还是那时的电脑太“金贵”了。

1986年,一台IBM PC/AT兼容机的税前价格为4000美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近14000元,几乎是当时国企工人十几年的纯收入,不过你有钱在那时也不一定能买到。

对于国人来说,一旦购置了“金贵”的东西,首先想到的就是加一个套子。从缝纫机、收录机、电视机、录像机,到汽车时代的真皮座椅,都享受过类似的待遇。

然后流穿比较久的解释还有“那时候的电脑属于高科技设备,较为敏感。静电和灰尘可能会导致电脑内部部件损坏。穿鞋套可以有效减少灰尘和静电对电脑的影响,降低设备故障的风险。”

这真的只是看看而已。电脑本身从芯片、PCB设计,到机箱供电,乃至插座,都有一整套成熟的防浪涌设计。因此电脑“摸”一下就摸坏,开关顺序按错就烧掉,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况静电对硬件的破坏,在教学环境下存在滞后性和潜伏性。听起来宛如定时炸弹的静电,消除的手段只有两个字——接地,手摸一下自来水管,哪怕是光脚在水泥地上踩一脚,也能消除相关隐患。

不如怀疑清洁角度,作为每一所学校“含金量”最高的区域,机房又是上机视察、外校参观的窗口部门,然而全体师生共用的计算机室,不属于特定班级负责的“包干区”。所以只能是信息老师自己来打扫,那么踩土睬泥,还是鞋套踩灰,难度有目共睹。

所以其实说到底,这都是当时国人的心结而已....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80后 电脑课 鞋套 静电灰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