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2024年10月01日
从1800亿巅峰到清零!11年风雨的转融券存量业务全面了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证监会于7月10日暂停转融券业务,并要求存量转融券合约在9月30日前了结。此举意味着这项发展超过11年的业务按下暂停键。转融券业务的暂停旨在回应投资者关切,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并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监管部门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等,逐步收紧了转融券业务,最终导致其规模持续下降。目前,全市场转融券余额已降为零,融券余额也大幅下降。市场观察人士认为,转融券业务的暂停将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日常监管和逆周期调节,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 **转融券业务暂停:** 证监会于7月10日宣布暂停转融券业务,并要求存量转融券合约在9月30日前了结。这项业务自2013年2月28日正式启动试点,此次暂停意味着这项发展超过11年的业务按下暂停键。 监管部门表示,暂停转融券业务的初衷是为切实回应投资者关切,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并进一步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 转融券业务的暂停将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日常监管和逆周期调节,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 **监管收紧:** 监管部门在过去一年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收紧了转融券业务。这些措施包括限制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降低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证券划转效率、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等。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防范业务风险,维护市场稳健有序运行。 监管部门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始终将维护制度公平性和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放在突出位置。

📉 **规模持续下降:** 由于监管部门的收紧措施,转融券业务规模持续下降。截至9月27日,全市场转融券余额已降为零,融券余额也大幅下降,仅剩97.94亿。 转融券业务的暂停将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日常监管和逆周期调节,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 **未来走向:** 尽管目前转融券业务处于暂停状态,但监管部门表示,在适当的时候仍有重启的可能。 未来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日常监管和逆周期调节,对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打击,保障市场稳定运行,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

🚀 **市场展望:** 转融券业务的暂停将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日常监管和逆周期调节,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监管部门的举措将有助于防范业务风险,维护市场稳健有序运行。 随着监管的收紧,市场将更加注重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将成为主流。

🤔 **监管的意义:** 监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收紧转融券业务,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运行,保护投资者利益。 转融券业务的暂停将有助于防范业务风险,维护市场稳健有序运行。 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日常监管和逆周期调节,保障市场稳定运行,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


财联社10月1日讯(记者 闫军)全市场转融券正式清零。

9月30日,中证金融发布转融通和融资融券业务数据,截至9月27日,转融券余额降为0。这意味着,市场存量转融券业务已经全部了结。

今年7月10日,证监会宣布暂停转融券业务,规定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进一步上调融券交易保证金比例,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

对于暂停转融券业务的初衷,监管表示,为切实回应投资者关切,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经充分评估当前市场情况,进一步强化融券逆周期调节,通过依法展期和新老划断安排,逐步暂停转融券业务。

个股转融券和ETF转融券均清零之外,两融业务正如何变化?中证金融数据显示,融券余额也急剧下降,截至9月27日,全市场融券余额仅剩97.94亿,较此前千亿规模高峰下降明显。两融业务仅剩融资一枝独秀。

转融券业务清零

转融券业务自2013年2月28日正式启动试点,此次暂停以及存量了结,意味着这项发展超11年的业务按下了暂停键。

所谓转融券业务,是指持有股票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基金公司等机构通过证券公司借给投机者卖出的一种业务。转融券业务的推出扩大了融券业务的规模,使证券公司能够通过证券金融公司向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融券,再供融资融券客户融券卖空‌。

转融券业务提供了多空平衡的工具,也一度获得快速发展,历史峰值规模曾经达到1800亿。但转融券业务存在一定的卖空特性,在上涨的市场中有平抑股价波动功效,但是在震荡下行的市场中,则很容易引发卖空的猜测。

为回应市场关切,监管多次出手限制转融券之后,转融券规模持续下降。在今年7月24日,中证金融公司披露数据显示,暂停转融券两周(自7月11日至24日),转融券规模由300.07亿元下降至208.03亿元,减少92.04亿元,降幅30.67%;与此同时,融券余额同步下降。暂停转融券两周,融券余额由318.51亿元降至255.90亿元,减少62.61亿元,降幅19.66%。

在转融券业务中,基金公司也是重要的参与主体。2019年6月14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试行)》规定,允许处于封闭期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开放式股票指数基金及相关联接基金、战略配售基金可以参与转融券证券出借业务,ETF转融券出借收益计入基金资产。

不过,在实操中,ETF转融券出借更为常见。数据显示,2023年底,264只ETF进行了转融通证券出借,出借总规模为730.22亿元,在全市场基金出借中占比超9成。今年2月,ETF转融券成为市场口诛笔伐的对象,参与转融券的基金公司纷纷发布声明,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

到了今年二季报,全市场仅剩19只ETF尚有59.57亿元的转融券出借,仅半年时间,ETF转融券规模下降了超9成。

9月30日,全市场转融券业务归零。不过,根据监管口径,业务处于暂停,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时候仍有重启的可能。

备受争议,转融券过去一年被多次出手限制

自去年8月市场单月大幅回调,量化、转融券等业务被推至风口浪尖,大股东出借融券“做空”、基金公司ETF成份股融券“做空”、“转融券日增1.7亿股”等不实消息持续在市场上传播,监管多次出面澄清谣言。

即使在证监会全面暂停转融券业务,并对存量业务逐步了结的过程中,今年8月仍有“外媒称转融通数据全是虚拟”“融券卖出的量实际上没有上限”等谣言传出。随后,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发现,外媒没有发布相关报道,信息由自媒体运营人员刘某等恶意编造,并用于吸粉引流、非法牟利。属地公安机关已对相关人员依法处罚,并指导网络平台对相关账号采取处置措施。

也是自去年开始,证监会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者关切,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融券和转融券业务监管的举措,包括限制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上调融券保证金比例,降低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证券划转效率,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等;同步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持续加大对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

以今年为例,监管在转融通业务上持续收紧,早在1月29日起,证监会就要求执行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3月18日开始,转融券交易由T0转为T+1。

随后,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 (试行)》,其中,在“有效防范绕道减持”方面规定中提及,禁止大股东、董事、高管参与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限售股股东融券卖出,防范利用“工具”绕道减持。监管对限售股转融通出借早有相关规定,在业内看来,此次监管口径由“暂停”明确为“禁止”,也彻底堵上限售股转融通出借的漏洞。

到3月15日,限售股融券被直接叫停。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首次以明确态度禁止大股东、董事、高管参与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限售股股东融券卖出,防范利用“工具”绕道减持。

7月10日,转融券业务监管再加码。首先,证监会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存量转融券合约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其次,7月22日起,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

随着一系列监管举措落地,融券转融券规模持续下降,每日融券卖出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逐日下降,对市场的影响明显减弱,为暂停转融券业务创造了条件。因此,监管再次出手调整,对存量业务分别明确了依法展期和新老划断安排,这有助于防范业务风险,维护市场稳健有序运行。

证监会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始终将维护制度公平性和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放在突出位置。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加强日常监管和逆周期调节,对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打击,保障市场稳定运行,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转融券 监管 市场 稳定 投资
相关文章